[Translation for Public Interest] Outbreaks from Wuhan as China forgot everything they have learned 17 years ago

In the winter of 2019, a disease originated from Wuhan. In the following spring, there were outbreaks in Hubei province. At least 80,000 were infected in China, and about 3,000 of them died. Although the situation in China brought under control after initiating home quarantine for more than a month, the epidemic already spilled across the border, resulted in the Pandemic in March 2020.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was unresponsive and failed to alarm the world, and nations were unprepared and unable to obtain adequate resources. While the disease roared around the globe, Singapore, Hong Kong, Macau and Taiwan (Republic of China) keep the situation under control, apart from sporadic cases from overseas transmissions and small groups.

The cause of this disease is a virus, which is called Coronavirus as it shaped like a crown. Since 2015, WHO avoided calling disease by the names of persons, geographical regions, animals, food, cultures, occupation or other similar entities, and decided to name disease according to the year of discovery. So they called the diseas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or COVID-19.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 (ICTV), on the other hand, analyzed the genome of viruses and give names according their sequence, without any other considerations. As the genome sequence of the virus causing COVID-19 were mostly identical to that which caused SARS, ICTV considered the new coronavirus as an variant of SARS virus, and so called it SARS coronavirus 2.0, or SARS-CoV-2. Civil society and international media may avoid these academic terms for clarity and understanding, and called the disease as Wuhan Pneumonia caused by Wuhan Coronavirus. It is nothing wrong in this colloquial setting.

Public opinion were mixed regarding these academic nomenclature. In the existing system, WHO named the disease and ICTV named the viral pathogen. While scientist are required to use the term COVID-19 and SARS-CoV-2 for researches and academic discussions, there is nothing to do with colloquial names used by the civil society and mass media, as long as they are easy enough to facilitate public discussions.

 

Wuhan is the Ground Zero of this Pandemic

Among all newly discovered infectious disease, around three-fourth of them originated from wildlife. The ancestral viruses of Coronavirus infectious to mammals typically hosted in bats and birds. As these host could carry the viruses across thousands of kilometers, these ancestral viruses were typically named by the place of discovery. The only objective and accurate way to trace of origin of the virus is to isolate it from its animal host. However, while investigators in Wuhan tried to collect samples from Huanan Seafood Wholesale Market, the venue had already been cleaned up. Those wild animals which were kept as game meat could no longer be found. As evidence destroyed, the natural host and intermediate host of the virus would remain a mystery. According to local residents, The wildlife sold in Huanan Seafood Wholesale Market came from all parts of China, some were imports from nearby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nd there were even smuggled wild animals from Africa. Investigators did not know which of these was the origin of Wuhan Coronavirus.

What researchers could do is to search for the origin through genome sequencing. They discovered a strain of Coronavirus, named RaTG13, which hosted in bats. As 96% of its genome sequence is identical with that of Wuhan Coronavirus, it‘s believed to be the ancestral virus. This virus strain was isolated from Rhinolophus Sinicus, a bat living in Yunnan province, illustrated that bats are natural host of Wuhan Coronavirus. According to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the Huanan Seafood Wholesale market was definitely an amplification epicenter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epidemic. It is likely that the ancestral virus resulted in cross-infections among animals kept in the market, and became contagious to human after mutations in some intermediate host, resulted in human-to-human transmission.

We cannot confirm the intermediate host at the moment.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genome sequencing,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Spike Receptor-binding domain of Wuhan Coronavirus and Coronavirus strains in Pangolin is as high as 90%. We still could not be sure whether Pangolin was an intermediate host. However,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Coronavirus strains in Pangolin may donate its gene of Spike Receptor-binding domain to RaTG13, and recombined into a new strain of Coronavirus.

 

Game meat consumption is the cause

The SARS epidemic in 2003 was originated inHeyuan, China, and resulted in outbreaks in Guangdong Province. Eventually it crossed the border and affect Hong Kong. The Coronavirus strain causing SARS were discovered in Masked Palm Civet (note: a common source of game meat in Guangdong). China banned the sale of wild animal after the incident, and yet in 17 years after SARS epidemic, black markets for game meat flourished despite the official ban. Chinese people forget the lesson of SARS, and allowed these markets to set foot, selling, cooking and eating living wild animals in downtowns of modern metropolis. The environ of these markets are crowded and unhygienic, there are various kind of wild animals flocking together, and their excrement contain abundance of bacteria and viruses. Game Meat market is an ideal environment for viruses to exchange genes and mutate, and therefore they should have banned straightaway.

The improvement of wet markets should be the top priority disease prevention measure. Governments in China and Hong Kong should promptly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of wet markets: the place should be well ventilated with proper pest control. Before we could remove living poultry from wet markets, we should clean up their excrement properly, so as to reduce the chance for viruses to exchange genes.

Some discussions in the internet insisted Wuhan Coronavirus was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claims are not supported by evidences,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plain lies. Avoid spreading these fake information as they are just laughable. In face of such a severe pandemic, it‘s important to stay calm. Maintaining the transparency of information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and we have to keep the cool head and analyze the information rationally. Beware of rumors, and not to share anything unconfirmed. It is China who made the gravest mistake, as they failed to close those game meat markets: to combat the pandemic, one must face the reality. Mistakes should never be repeated, and don‘t try to point the finger at others. Wuhan Coronavirus was produced by the dark side of Chinese culture: abusing and consuming wildlife, treating animals in inhumane manners, and failing to pay respect to life. Chinese people insisted in eating game meat to fulfill a variety of desires, and this kind of bad habits and poor attitudes is the source of disease-causing viruses. With such an attitude, something similar to SARS would definitely recur in around a decade.

 

Yuen, Kwok Yung Henry Fok Professor in Infectious Diseases,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Li Ka Shing Faculty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ung, David Christopher Honorary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Li Ka Shing Faculty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ing Pao, 18th March 2020.

The article was retracted in the evening. Professor Yuen said while he wished to speak the truth, he knew nothing about politics, and therefore he would retract the article and apologize amid of controversies.

對「更好的中國」有幻想的朋友,加油好嗎?

執筆之時,因反對《逃犯條例》而燃起的抗爭已踏進116天。在香港社會抗爭史中,比反送中運動更持久的抗爭事件,就只有1925至26年的省港大罷工和1967年的左派暴動。然而這兩場運動,卻都是鄰國政治風波的延伸,背後都有源自中國的外來勢力支持。如今的反送中運動,卻是由香港人自發,支撐運動的也主要是本土的民間力量。是以這次抗爭,毫無疑問是香港步向住民自決的里程碑。

然而在最近的一些小風波中,卻反映新興的共同體想像往往會受困於昔日之因循,因而無法一蹴而就。邊陲的住民想要擺脫帝國的宰制,但其思想資源卻都來自帝國的教育,他們不得不以帝國的語言自我言說,卻因而深陷於帝國的邏輯。

在十月一日的抗爭,以及隨之而來的警民衝突後,有網民準備於中華民國國慶日上街抗爭,聲言要以「真國慶」抗衡中華人民共和國70週年的「假國慶」。他們呼籲民眾當日於香港各地揚起青天白日滿地紅,藉此抗議中共對香港日益猖獗的干預。

舉民國旗就等於撐蔡英文

這個建議卻在網上釀成茶杯裡的小風波:對臺灣歷史比較熟悉的香港朋友,會知道中華民國黨國體系侵害臺灣人權的往事,也知道臺灣人對國旗國徽抱有複雜的情感。而中華民國國旗的旗海,又會使人聯想起韓國瑜的造勢大會。但堅持掛旗的網友,卻認為批評者是庸人自擾。他們認為中共既然一直打壓這面旗幟,敵人反對的就應當支持。這些網友並不支持兩岸統一,也傾向支持蔡英文,但他們認為蔡英文既然已經通過民主選舉成為中華民國總統,舉民國旗就等於撐蔡英文。

香港人踏上抗爭之路,就會想以歷史先例支持自己敵擋威權的抉擇。他們知道孫文反對帝制、武裝起義,並被尊為中華民國國父;他們知道共產黨將中華民國趕往臺灣,此後中國就淪為極權專制之國度;他們也知道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最終走上自由民主的道路。如此他們就以臉譜式的方法詮釋:一邊是奸惡的共產黨、一邊是日趨完善的中華民國,而他們正正站在中華民國那一邊。他們不知道孫文主張群眾必須服從領袖、又曾打壓廣東的自治運動;他們不知道中華民國在統治中國時,曾經想要模彷法西斯主義,在來到臺灣後又以白色恐怖維持一黨專制;他們不知道當今的「中華民國在臺灣」,出自李登輝時代折衷主義的改革,雖能落實民主、卻是千瘡百孔。他們也不可能知道,因為香港的學校根本不會教。

香港人的中華民國情結

香港人對中華民國的情結,一方面建基於破碎的歷史記憶、另一方面則出於對他力本願的渴求:若然可能有一個更美好的中國,那麼今日香港的麻煩就會自動消失。香港人對民國往事的矇朧印象,使他們認為這個更好的中國,曾經何時是真實的可能。

主張於雙十節搖民國旗的網民,將希望寄託於過去。而另一些人,則寄望於遙遠的未來。

在早前9月29日,香港抗爭者發起全球反極權大遊行,並獲24個國家的香港僑民串連和應。然而,在韓國的香港人社群卻發表聲明,強調要另揀日子集會,並堅持不會響應當日的遊行。這部分是出於當地特殊的政治生態:擁抱威權的保守派喜歡高舉反共反華的旗號,藉此批評進步派親共親北。亦因如此,當地反送中僑民竭力避免反共反華的標籤,為此連「反極權」這三個字也要敬而遠之。

然而這種做法,粵語的講法是「斬腳趾避沙蟲」。共產黨是極權政黨,中國亦趁大國崛起之勢輸出威權,這些都是事實。對韓國而言,日本帝國主義是過去的遺憾、中國帝國主義是當下的威脅,香港人自然有責任以自身的經驗,提醒友鄰莫要一葉障目。那在韓港僑何以要躲避身為東亞公民的責任呢?其中一個原則,是因這群港僑大多在非政府組織工作,出道時曾以社運人仕的身份聲援中國的民主運動。

他們頑固地相信只要再努力一點點,中國未來就會變成更好的民主中國,使一切問題迎刃而解。雖然中國的而且確是問題的根源,而爭取香港的民主自治也無可避免會被視為反共反華,但這對在韓港僑來說卻是 elephant in the room,是說不得的真相:說了,就是否定中國未來會變好的可能。所謂特殊政治生態,不過是遁詞而已。

然而,將希望寄託在更好的中國,不論是過去的中華民國、還是未來的民主中國,都不過是畫餅充飢。本人年初於〈不容自由的百年帝國夢〉一文就提出,建基於「中華民族」的現代中國國族觀,其實是模仿日本帝國主義、並借用西方國族主義的語言,終極目標是要彰顯帝國的威榮。此等前提不改,即使共產中國消失了,換了是中華民國或民主中國,也仍然只能是糟糕的中國。

香港開始長大

但更大的問題是,香港人經歷了116日的抗爭,也開始要成長了。香港人學會要自己爭取應得的權利,也學會為共同體的福祉奉獻自己。香港人靠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的道路、交自己的朋友,這就是命運自主的真諦。香港既命運自主,香港就是香港人自身的國家。這個國家理當自立,而不是任何外國的附庸:不管那是中國、是更好的中國、或是任何香港以外的國家。我們與自由國家結盟,不管是歐美日韓還是臺灣,也只是要做對等的朋友。如今香港開始長大,就如開始懂得吃乾糧的小孩。寄託於更好的中國,就有如只讓他繼續喝奶,如此下去他又如何能斷奶呢?

對「更好的中國」有幻想的朋友,動機大都是善良的。他們心中惦記的,始終是香港人的自由和尊嚴。我們顧念到時代的限制,也只能像網民那樣勸勉一句:「唔完美,可接受,再改善。」不過我還是想多加一句:「加油好嗎?」

《上報》・2019年10月6日

官紳鄉黑:這群自詡正宗港人的賊匪

誰是香港的原住民?香港新界的原居民,一直都自詡為正宗的香港人,並自豪地宣稱其祖先在香港開埠前,就已在這片土地上開枝散葉。他們無視都市規劃的必要,堅持自己有權任意使用其土地:縦使任何一個現代國家都會以公權力規劃私有用地的用途,原居民卻堅稱任何符合現代邏輯的限制,都源於英國人對其傳統權益的侵害。對於近年的本土思潮,他們更是嗤之以鼻。時事評論員李芄紫曾為原居民護航,認為大部份香港人的祖先是在開埠後才移民香港,只能算是「次生港人」,根本沒有資格對「正宗港人」指指點點。

然而因爲新界原居民的祖先比英國人更早來到香港,就把他們當成是賽德克族那樣備受壓迫的原住民,這種論調只是張冠李戴地片面詮釋歷史。我們不能夠假定英國實施殖民統治之前,其社會制度就必然合理。英國殖民前後的體制,並不一定都合符公義,反倒更有可能是其他人的殖民主義而已。

包括香港在內的嶺南地區,並非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一部份。起先在這片土地上居住的族群,講的是各種侗台語系的語言,在血緣文化上都與東南亞比較接近。即使後來漢武帝吞滅南越國,東亞大陸帝國對嶺南的控制並不穏固。曾華滿博士於〈唐代嶺南發展的核心性〉一文指出,在公元十世紀前帝國在嶺南能實際操控的領域,就只有廣州城以及交通要道上的少數據點。其他實際上都是由原住民部落自治的獨立王國,縱然唐帝國曾嘗試把地方官職從世襲改為由中央任命,但實際上任職掌權的都是來自原住民精英階層。

那麼,為甚麼新界的原居民,郤都是依照儒家禮教組織的中華式家族呢?按照原居民族譜的說法,他們的祖先都是南遷嶺南避禍的漢人。但歷史學家分析比較過這些族譜,多認為當中的族源傳說矛盾百出,顯然是後世加工的產物。嶺南的所謂漢人,大部份都是漢化的原住民。但為甚麼他們偏偏不肯保留自有身份,要把自己改頭換面呢?

其中一個原因,是宋帝國在靖康之變後只剩下半璧江山,不能像前朝那樣把嶺南視為無關痛癢的邊陲。地方官員開始着力修築河堤,把河岸的沼澤化為良田,與此同時則加強對原住民的教化。但原住民之所以願意放棄自身的語言、文化和風俗,並轉型為漢化的編戶齊民,歸根究底還是利益使然。東亞大陸於宋帝國年間從莊園經濟轉型為貨幣經濟,各地對生絲、蔗糖等經濟作物需求大增。而嶺南住民只要以原有水利建設為基礎,在珠江口的淺海修築堤圍,就能以河砂填出能種植經濟作物農地。然而原住民若要成為地主,卻必須先漢化並登記戶籍。最終他們在身份與財富之間選擇了後者。

那麽,我們可以說新界原住民,其實就是漢化的香港原住民嗎?這種說法忽略了原住民的漢化,其實伴隨着激烈的圈地競賽。填海造陸利錢豐厚,但修築堤圍卻需要投資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新填地往往要等好幾十年,才能脫鹽化為良田。參與圈地競賽的家族不單要有一定的經濟資源,還必須阻止其他家族奪取其土地:為爭奪土地而爆發分類械鬥,乃是司空見慣的事。而透過科舉考試取得官蔭,藉帝國體制的力量打壓對手,則是提升家族實力的最佳方法。在嘉靖年間,皇帝與群臣就生父朱祐杬的稱號爭論不休,史稱大禮議。期間只有五位大臣能揣摩上意,力排眾議地為嘉靖帝解圍,當中包括來自嶺南的湛若水、方獻夫和霍韜。三人事後得到皇帝的恩庇,在家鄉推動正統禮儀的運動,以打擊淫祀之名關閉民間信仰以至佛教的廟宇。與此同時,他們亦不忘假公濟私,將自廟宇沒收的田產撥歸自己的家族。

嶺南的圈地競賽,自此進入另一個層次。各族文人紛紛以想像力杜撰族譜,按照中華的權力邏輯為自己的祖先創造顯赫的家世,謊稱自己的祖先是首先開發土地的南遷漢人。他們為取得官蔭,則將鄰近的大族列為同宗:被攀附的家族也樂在其中,畢竟他們成為宗族中最大的支族,就能比以往調動更多的資源。新興宗族按《朱子家禮》的規定,興建祠堂、定期祭祀,透過敬拜建構出來的祖先凝聚族群,並按禮法規定分配和管理田產。但宗族建構的競爭最終卻只能是零和遊戲,勝出的大族能壟斷一切的土地,落敗的小族則要逃往更偏遠的海域開疆闢土。至於更為弱勢的,就只得逃到山野、或是舟居水上。他們分別被大宗族的贏家眨稱為「瑤」和「蜑」,將之當作野蠻民族的看待。

新界的原居民,其實只是圈地競賽和宗族建構的贏家。他們之勝利,只在官紳鄉黑四個字:取得官蔭、擺出儒紳之姿態、建立壟斷鄉郊的宗族、再抹黑落敗者為野蠻民族。他門其實在善用帝國的符號,藉著向帝國表忠為家族謀利益,並以道統之名打擊弱勢族群。就如長期研究嶺南宗族的蕭鳳霞和劉志偉於〈宗族、市場、盜寇與蛋民〉一文指出:

大多數宗族關於祖先定居歷史的記憶和敘述是令人存疑的⋯⋯這些宗族的部分成員,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操控著他們認作國家權力的象徵,加上他們自己的創造,建立起自己在帝國秩序中的「合法」身份;通過貼上了「漢人」的標記,他們與當地其他原居民劃清界線。

在開埠之前,新界大族曾據有香港大部份的土地,但各海灣卻往滿無法置產的海洋族群。這些海洋族群才是香港真正的原住民,只是他們被中華世界的主流排擠,淪為自己家鄉中的異鄉人。由是觀之,新界原居民非但不是香港的原住民,反倒是侵吞弱勢原住民財產的土豪劣紳。

直到香港開埠,被宗族欺壓的原住民才有機會擺脫昔日的賤民身份。部份海上族群因曾協助過英國人,獲政府贈地發展,最終從賤民搖身一變成有名望的紳商。雖然香港只是殖民地,卻也同時阻隔來自中國的種種壓迫:英國人的勢力,使香港成為能讓嶺南民眾擺脫中國宰制的無緣所。對尋覓得自由、幸福和尊嚴的民眾來說,香港就是讓他們脫離強權滋擾的家邦。香港這三十里華麗江山若住有祖靈,祂定會宣告:香港本非中國,凡是因中華帝國體系受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他們得安息,且必承受地土。祂只可能如是說。

至於那些所謂新界原居民,在明清年代侵吞霸佔弱族之田,把他們當成蠻夷隨意驅逐;如今他們既抗拒現代化的規劃,又樂於賺取因都市化而提升的產值。自新市鎮開發以來,原居民地主囤積土地、又炒賣換地權益書,如今已是整個香港的特權階層。在〈創世紀〉中,以掃為了一碗紅豆湯,把長子的名份賣給雅各。以掃追悔莫及,但為時已晚。原居民的傳統權益,不過是對其他弱勢原住民的巧取豪奪。如今原居民因土地開發,又從受困於高地價政策的香港人身上賺得不義之財。他們賺到的錢可以買到千萬碗紅豆湯,那又他們豈能恬不知恥地自詡為「正宗港人」呢?

香港的本質,就是排斥中國帝力魔掌的避難所。真正的「正宗港人」,是那些被漢化宗族根據中華帝國邏輯趕出香港的原住民。而抗拒中國帝國暴政的民眾,他們若移民香港尋覓自由、幸福和尊嚴,就是與「正宗港人」站在同一陣線,配得同樣的公民權利。但某些原居民只會依從中華帝國的邏輯,奉承官府、串同奸商、勾結黑道,藉此欺壓香港人、妄稱傳統之名取得特權。他們為了向敵擋香港的帝國獻媚,甚至在21日晚糾眾以暴力傷害為公義抗爭的香港人,犯上無可饒恕的彌天大罪。這些原居民並不是甚麼「正宗港人」,而是香港社會的敗類渣滓。香港之祖靈如是說:這些人行了可憎惡的事,我必把他們從民中剪除。

延伸閲讀
Churchman, Catherine (2016). The People between the Rivers: The Rise and Fall of a Bronze Drum Culture, 200–750 CE.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曾華滿(1973)。《唐代嶺南發展的核心性》。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Faure, David (2007). Emperor and Ancestor: State and Lineage in South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上報》.2019年7月24日

天安門學運何以偉大?天安門學運與本土何干?

Q:何為天安門學運之精神?
A:學運之精神,即自由與民主。自由者,命運自決也。而何為民主?民主在定義上就是主權在民,由下而上地實踐普羅主權。

Q:天安門學運何以偉大?
A:天安門學運之所以偉大,在於參與者反思上而下之大一統,並主張下而上的民主。這在中國歷史乃空前絕後,遠比為愛國救亡而忘卻自由啟蒙的五四運動偉大。

Q:天安門學運不是自稱「愛國民主運動」嗎?難道「愛國」不是重點?
A:根據人類學大師 James C. Scott 之隱蔽文本說,在強權當前,反抗者往往會以當權者的語言為「面具」,曲線表達其主張,寄望能藉此保護自己。「愛國」一語,顯然是「面具」而不是內容。當然這「面具」是否有保護作用,則是後話。

Q:那「愛國」的面具背後,又是甚麼?既是「隱蔽文本」,你又何從得知?
A:1980年代的中國知識人,還是會以「擦邊球」的方式道出自己的主張。在1988年,由自由派知識人撰的紀錄片《河殤》,有這麼的一句:「這個神秘的超穩定結構,主宰了我們兩千年……但是,大一統的幽靈似乎還在中國的大地上游盪……官僚主義、特權思想、以致局部的腐敗現象,仍然在破壞我們的四化大計……」劉曉波先生則比較敢言,直指中國要成為「三百年殖民地」。你可以說他沒有深思熟慮,但劉先生愛自由、輕愛國,則是定論。

Q:天安門學運與本土何干?
A:香港人實踐下而上的大眾主權,落實完全的港人治港,本土之自立。本土自立自決,就是承傳天安門精神。

Q:自立,即是切割?對得起中國仍在堅持的民運人士嗎?
A:中國土地上的民眾,若要民主,同樣要自立自決。在中國堅持爭取民主的民運人士,照理也是爭取自立自決之權利:若非如此,他們的奮鬥就枉然了。香港實踐自立自決,並鼓勵和支持中國各地爭取自決權,就是對民運的最大貢獻。民主在定義上就是主權在民,因此必須是重地方、輕中央的下而上過程。亦因如此,民主若要於中國大地實踐,就不能假定民主化後的國度,必然是一整塊的秋海棠。這片土地最終的政治地圖,必須由各地民眾以下而上的民主方式自行決定。這當然包括香港、臺灣、西藏、內蒙、新彊,以至中國各地域之自主自決。

Q:爭取地方自決,不是比爭取民主中國困難嗎?
A:斷乎不是!黨國崩潰後,趁群龍無首之際,在各地由下而上地推行民主,自然就是地方自決啊!反過來說,假如堅持民主中國必須要是完整的秋海棠,那反倒要多一重功夫,將各地的反抗運動互相整合。這種有前題的整合,必是由上而下的之過程。而這種由上而下的國家整合,既複雜、又危險,功虧一簣的機會很大。

Q:悼念六四,是泛民主派的事,以本土為念的何須理會?
A:凡是珍惜自由民主的,都無法對家門之外的慘案視若無睹。學運之精神,就是因自由而感動、為民主而渴求,與本土之自立自決一樣,皆出自獨立自尊的靈魂。泛民主派也許出於某些奇怪的情意結,看不到天安門學運精神與本土自立精神的相通之處,但亦因如此,我們不得不盡力訴說學運精神那為人忽視的奧義。「建設民主中國」一說,或忽略「民主」與「中國」之間的邏輯矛盾。但為東亞建設自由民主的國際秩序,對香港、對世界都是不可或缺。

給陳仲衡法官之陳情信

區域法院陳仲衡法官尊鑒:

日前得聞張秀賢賢弟已被判罪,思憶猶如浪濤湧,回到六年之前與賢弟相見之日。本人於2003年在中文大學本科畢業,並於2005至2008年於同校研究院進修,此後持續關注學生會之動向。當時賢弟剛考進香港中文大學,並打算參選學生會會長。本人得知賢弟之名聲,遂與賢弟結為網友;隨後言談甚歡,就約定於校園茶聚。眼前的小子尚未脫青澀之氣息,卻能洞察天下國家事。年輕人固然不失傲氣,其躊躇滿志之情至今歷歷在目,但賢弟對社會之關懷,既火熱、亦真誠。此後賢弟成為本人忘年之交,不時月旦時事、豪言壯志,誠一樂也。

與賢弟相識近一年之際,人大常委會於2014年8月31日通過「8.31決定」,進一步侷限香港的政治制度改革。雖然人大常委會容許以全民普選的方式選出行政長官,但候選人之參選資格,卻必須先由提名委員會過半委員確認:提名委員會本身,卻非由全民普選產生。以非民主的架構,限制民主選舉之參選權,就是以選舉之形、行專制之實。除此以外,人大常委會亦再度拖延全面普選立法會之改革。此等決定,不單罔顧香港七百萬民眾理當擁有的民主權利,更是玩弄制度圖謀欺詐。

民為社會之根本,欺之、罔之,自生民憤。民憤,既不因煽動而起、亦無法煽動出來。香港七百萬眾,幾代人活於深圳以南、南海之濱,這連綿三十里的袖袗山河,就是幾代香港人安身立命之所。生於斯、長於斯,千方里地即為家邦。民既以香港為家邦,自會關切其家務事;自家人決定自家之前途,亦即天理所在。「民主回歸、高度自治、港人治港」,昔日之信誓旦旦,言猶在耳。如今人大常委會多番玩弄文字、蔑視法則,可怒也。縱有民眾或是忙於營役、或是私利掛帥,對此等欺凌屈辱沈默不語,但對家邦依舊懷抱愛慕之情者,絶非小眾。港民之尊嚴連番受辱,是可忍,孰不可忍?民憤者,實源自萬民對家邦之熱愛,豈一士之諤諤能煽動乎?

既有民憤,必有抗爭。民眾立意抗爭,又豈社會運動之領袖能平息乎?運動之領袖能因勢利導,卻無法脫離民眾。民眾先行決志抗爭,社會運動之領袖方能介入抗爭:不是領袖在帶領抗爭,是抗爭的民眾在揀選運動的領袖,使他們不得不服從時代的召命。是受辱的民眾決定要佔路抗爭、決意要以脆弱無比的雨傘抵擋林林總總的政權暴力。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懼之?若然抗爭就是罪名,香港即有百萬眾之罪犯,人人皆為罪魁。如今惟獨賢弟等九人獲罪,豈知法不治眾,乃執法者之怯弱,絕非法之本意?

2014年維時近三個月的抗爭,乃受辱的民眾因家邦受壓而群起自救。賢弟當時乃中文大學學生會會長,亦為專上學生聯會之常委。在此以前,賢弟一直奉公守法、熱心公益。面對不義之事,賢弟心裡火熱,惟其本性絶非熱衷尋釁滋事之徒。公民抗命,違法達義也,縱是出於大義名份,終究仍須墜入法網。賢弟雖曰千萬人吾往矣,惟觸犯法規,終非其自然天性。於抗爭前夕,吾見其多番掙扎、輾轉反側。賢弟從未幻想過當甚麼英雄豪傑,也無意以政治或社會運動為終身職業:他一直立志從商,期望能以市場的力量,為家邦的自由自主奠定經濟基礎。然而他深知身為學生會會長,就無可避免要站於社會運動的最前線,如此就不能辜負民眾的期望。賢弟希望只須對政治、對社會運動抱有遙遠的興趣。但人大常委會既視香港人如芻狗,受辱的民眾亦不惜以身試法。民既不畏死,賢弟也忠於時代的呼喚、捨棄個人之安舒、肩負領袖之盡責。此後之事,青史字不泯。

民既為社會之本,即為法之根本;法為民而立,民卻不為法而生,此為法之本意。家邦之自主,為憲法之靈魂;民權的彰顯,乃是民法刑法等所有法律的正意。違法達義,看似自相矛盾、實乃無可奈何。若是主權在民,行政立法皆為民權之實踐,在這種前提下守法當然等於行善。然則香港之法,豈曾為民定之法?若無民定之法、只有法轄之民,誰能曰法皆為善?民為法之根本,法卻非民所立,偏離根本之法若不得人心,是惡法也、乃偽法也。法治之法,乃以民為根本之真法、正法,非與民為敵之惡法、偽法。為保全法之本意,不惜以身干犯眾惡法偽法,乃悲愴之不得已。違法達義,固則觸犯此時此刻的法規,也就難逃刑責。但論人情、論道德、論法之本意,何過之有?

在此謹勸勉法官大人明察秋毫:秀賢賢弟本為一等良民,既無心為私利而干法紀、更無意為逞強而亂社稷。其生平大志,就是當個心懷家邦的小商人,以經濟之建設促進香港之福祉。只是他身逢亂世,剛好於2014年當上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的會長,不得不呼應大時代的滔滔洪流。與官府對抗,素非賢弟之天性,為此他亦掙扎良久:然而民憤既然爆發、民眾也自發起來抗爭,賢弟就果敢擔起領袖的重任。有曰賢弟行義過當,但請顧念賢弟一直都以公益為念,即若犯法亦不為私利,只因遵隨那飢渴慕義的赤子丹心。若然2014年的抗爭是違法行為,那麽犯罪的、起事的,乃對家邦懷抱溫情和敬意之百萬眾,賢弟等九位被告只是百萬香港人當中的極少數:法律必須公正,賢弟若然入罪,那餘下百萬犯眾斷無脫罪之理。法官大人亦必須考量所謂的公眾秩序,是民定的、還是官定的?若非民定,眾民又以身抗法,那按民為法本之正意,那唯一合乎邏輯的推論,就是罪不在民而在法。而民憤又是如何激起呢?人大常委會以黨國之私,踐踏主權在民的神聖原則。若未能本於民眾之主權,確立家邦的自立和民主,那民憤及其義怒抗爭,又豈可說成是民眾之錯?

本人得知根據司法獨立原則,法官大人與法院都無法修補因民權不彰,而招致的諸種惡法偽法。法院只能基於極其有限的現有條文裁決,並裁定賢弟罪名成立。但懇請法官大人在量刑之時,顧念到賢弟對公益之熱情、對家邦之真心。在抗爭展開之先,人大常委會一直無視主權在民之天條,這才是整件事件的罪魁禍首。身為法官,固然要按條文判決,但本人在此提醒法官必須瞭解民乃萬法之源。法例、人情、道德以至是法之本意,法官大人有責任細心思量。而在一切之後,歷史還在審判。

 敬頌
勛祺

徐承恩醫生 敬上

不容自由的百年帝國夢

回顧人類爭取自由的歷史,東亞大陸猶如和自由絕緣無底深潭。大陸上的民眾大多沒有自由的靈魂,縱偶有像劉曉波先生那樣實踐自由意志的賢者,卻會遭到國家以至鄰舍排擠、甚至可以不得善終。敵擋自由的國家意志,亦透過日新月異的科技得以彰顯。東亞大陸的互聯網採取實名制,國家能根據國民的一舉一動判斷其忠誠程度,以「信用評級」把國人分等級。等級低下的叛逆者,不只求職求學會有問題、甚至連訂車票出遊之類的閒事也會遇到困難。《1984》的反烏托邦就是東亞大陸的現實:國家要異議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也不過彈指間的功夫。

東亞大陸的政權自詡為天下之中的「中國」,對周邊邊民的自由更是置若罔聞。中央政權一直都要消滅西藏固有風俗,強行清拆寺院和宗教學校,藏民接二連三地自焚抗議,卻未能替當權者帶來一絲的感動。而在新疆,中國更效法納粹德國興建大批禁閉營,將整代維吾爾族青年關進去勞動思想改造。即使比較富裕的基督徒,亦因意識形態問題遭政府以武力強行清拆教堂及十字架、甚至還可能要改用由國家修訂至「符合國情」的新舊約聖經。

根據自由之家的公民自由評級,日本和香港自1970年代起一直都是東亞最自由的地方,其評級徘徊在最佳三級之間。臺灣和大韓民國在1970年代徘徊第五、六級,僅比中國好一丁點,但之後卻能在1980年代末急追直上,並維持在與港日同等水平。唯獨中國表現強差人意:很多時都處於第二差的第六級。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以及六四慘案之後幾年,中國公民自由水平更屬最惡劣的第七級。

east asia civic liberities

中國國勢日強,目前已不繼收緊香港的自治權,甚至要考慮用嚴刑峻法針對任何疑似港獨言論。即是在實際獨立的臺灣,中國亦動員假消息假新聞,要以流言蜚語干擾臺灣的民主政治,期望能靠急統的威權主義者引導輿論、甚至讓這些第五縱隊參選奪權。

為了東亞恆久的自由,我們得先瞭解東亞大陸如何變成自由黑洞,也就是東亞大陸由清帝國轉化為名為「中國」的現代國家之過程。

文明帝國的現代轉型

在東亞大陸固有觀念中,世界就如一個同心圓,普天之下只有一個文明中心,也就是漢人居住的中土。中心之外那一層是文明較開化的蠻夷,隨著文明向外擴散,也將與中心融為一體。再外面那一層開化程度較低,亦較難融合。如此類推,最外面那層就是野蠻原始的化外之民,亦是中心帝國難以施展力量的地方。雖然這種天下觀並未能反映東亞世界體系的現實,比如中土亦一直有吸收同心圓外圍的文化,然而東亞大陸的知識人始終認為內外有別的華夷秩序乃正當的理想。對於外來文化,他們或視之為生活風雅、或視之為奇淫技巧,總之是難登大雅之堂的事物。

即使清帝國於英清戰爭後屢為西方國家所敗,東亞大陸的知識人仍未有捨棄這種華夷天下觀。由於西方國家的勢力大多限於沿海的租界以及邊境,他們只視西方的挑戰為傳統的邊患。他們以為只須學會西方軍事技術就能「師夷之技以制夷」,此後天下帝國的秩序仍然可以千秋萬世。然而舊帝國的邏輯,在日清戰爭落敗後再也沒有說服力。擊敗清帝國的日本雖自安土桃山時代後再沒有臣服於大陸的帝國,但在壬辰戰爭失利後就沒有正面挑戰帝國身為上國的地位,明帝國和清帝國也因此能繼續視日本為天下體系的邊陲小國。華夏帝國遭邊陲小國打敗的事,縱然不是沒有發生過,但以往入主中土的外族都採用儒家禮教。日本此刻卻正值明治維新,雖然儒學的影響實情未曾消退,但從大陸的觀點看,日本卻是個離棄孔孟、擁抱西方的東夷。自此華夏再也不能是理所當然的世界中心,清帝國也不得不承認自己不過乃列國體系中之一員。東亞大陸必須思索自己在世界上的定位,自此踏入三十年轉型時代。

嚴復於1890年代引介並翻譯《天演論》等著作,並以社會達爾文主義將世界局勢描述為白種人與有色人種的種族戰爭。東亞大陸深受朱熹《家禮》影響,對血緣親族的祭祀傳承甚為重視,容易接受基於血統論的種族主義。如此嚴復之譯著一石激起千重浪,帝國的知識階層皆恐懼會遭亡國亡種,為此議論紛紛。梁啟超卻自信黃種人不能與其他低下的有色人種相提並論。他於《論中國之將強》指出「凡黑色、紅色、棕色之種人,其血管中之微生物、與其腦的角度,皆視白人相去懸絕。惟黃之與白殆不甚遠,故白人所能為之事,黃人無不能者。」雖然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廁身列強,但「日本之種,本出於我國」,那麼倘若清帝國能以明治日本的方式變革,不就能再次富強嗎?梁啟超、譚嗣同等寄望得到光緒帝的支持就能大展拳腳,卻令慈禧太后等感到威脅。最終慈禧發動政變,百日維新夭折、梁啟超亦得東渡日本避難。

梁啟超流亡日本,不斷觀察日本成功之道。他發現國族主義的力量,能集中國民意志推動現代化改革。為此他於1902年撰寫《新民說》,指出東亞大陸必須從文明帝國轉化為國族國家。因為「自十六世紀以來,歐洲所以發達、世界所以進步,皆由民族主義所磅礡衝激而成。民族主義者何?各地同種族、同言語、同宗教、同習俗之人,相見如同胞,務獨立自治、組織完備之政府,以謀公益、而禦他族是也。」如今大陸面臨西方和日本的擴張主義,「欲抵擋列強之民族帝國主義,以挽浩劫而拯生靈,惟有行我民族主義之一策。」此時知識階層的子弟,亦以留學日本為風尚,他們同樣認為東亞大陸應按照明治日本的模式,提倡以文化和血緣為基礎的族裔國族主義。

在清帝國談族裔,難免會觸碰開國以來的滿漢矛盾。江南文人於私人藏書中,重新發現明清之交的禁忌之學,曾投身於反清復明運動的王夫之亦被奉為哲人英雄。《揚州十日記》等描述明清變革之暴力的著述,亦再版並於地下流傳。新一代知識人反覆描述明人遭滿人弄得國破家亡的悲情,並將東亞大陸的現狀類比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他們認為漢人自十七世紀末就遭滿人奴役,東亞大陸也淪為滿人的殖民地,如此當船堅炮利的西方人來到東方,滿人就將殖民地的奴民輕易出賣予西方的新殖民者。鄒容於1903年撰寫《革命軍》,如此挑動讀者的反滿情緒:

嗚呼!我漢種,是豈飛揚祖國之漢種?是豈獨立亞細亞大陸上之漢種?是豈為偉大國民之漢種?嗚呼漢種!漢種雖眾,適足為他種人之奴隸;漢地雖廣,適足供他種人之棲息。漢種!漢種!不過為滿洲人恭順忠義之臣民。漢種!漢種!又由滿洲人介紹為歐美各國人之奴隸。

漢族中心論者主張以暴力革命,把滿人驅逐出漢人聚居的十八行省,並建立漢人主導的共和國。但這亦意味著這新興東亞國家將不會統治清帝國在滿蒙疆藏的領地。梁啟超等人認為這等同將這些地域拱手讓予西方各國,如此東亞大陸的處境只會更加凶險。他們認為以立憲君主制度將清帝國轉型為多族裔國家,會是更穩當的做法。為此他們從日本近年政治發展中尋找思想資源。

日本於世紀之交正值自由主義退潮。1870、1880年代的自由民權運動與地方利益有太多糾纏,坂垣退助等運動領袖也許更關心如何能從薩長藩閥手上奪權。主導明治維新的領袖大多偏好官僚專政,木戶孝允等開明派亦因坂垣的權慾而與民權派鬧翻。執政官僚基於儒家公益私利之辨,把自己抬高為不群不黨、大公無私的父母官,把民權派政黨貶斥為基於利害關係的私黨。日本於1889年立憲後,官僚和保守派積極反撲。1890年頒佈的《教育敕語》借用神道教概念將天皇捧為天命所歸的聖王,再以儒家忠孝觀要求國民服從政權,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抗衡民權觀念。由於憲法未有賦與國會組閣權,官僚亦抗拒參與政黨政治,被稱為民黨的反對派只能透過拉倒預算案與政府討價還價。而所謂民黨,又不過是不同地方利益的鬆散組合。如此國會自1890年11月召開後,政局一直不穩定,單單在1890年代就出現過8個內閣。對在此時此刻到日本求學的大陸知識人來說,自由民權可算是好壞參半的概念。

梁啟超的精神導師加藤弘之於明治初年曾為自由主義者,卻因自由民權運動與政府的衝突而轉向成為國家主義者。他於1882年出版《人權新說》,否定天賦人權的民權觀,並指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才是真正的天道:惟獨於競爭得勝的強者,方有資格申索自己的權利。而族群之間的殊死之爭,又比個人的競爭更為關鍵。日本要在普世的族群鬥爭站穩陣腳,就必須集合眾人之力,為此日本必須維持其國體:日本國民必須以天皇為首,讓輔弼天皇的官僚以國家之力推動由上而下的變革。天皇的國家主權,必須凌駕於民眾的自由和人權。梁啟超剛落難時曾接受過自由主義的理念,卻於1901、02年轉向,主張清帝國要建立集權國家體制,以公權力改變社會、改造國民。他於《新民說》中指出:

自由云者,團體之自由,非個人之自由也。野蠻時代,個人之自由勝而團體之自由亡;文明時代,團體之自由強而個人之自由減。

與此同時,隨著日本的帝國擴張,日本知識人亦逐漸拋棄講求血統純正的單一族群論。新一代的學者多指出日本史就是族群融合的歷史:西國的彌生人、東國的繩文人、九州南部的隼人、東北的蝦夷人與來自大陸與韓半島的渡來人,在過去兩千年使日本列島變成族群的大熔爐。在明治年間,琉球人和阿伊努人的融合仍是現代進行式。昔日列島各族既然能在天皇的恩典下融為多元一體的大和民族,那麼帝國新領地的住民,理論上也能透過文明開化成為日本人。日本人在韓半島提倡日鮮同祖論,認為日本人與韓民族有共同祖先:他們認為好一部份日本人的祖先為自韓半島遷入的望族,又一些歷史學家則以神功皇后征韓之傳說論証日韓一體。統監府以及後來朝鮮總督府的日本人,多指出日韓同種、韓語也是日語方言,只是韓半島的文化因朝鮮王國之鎖國政策而固步自封。日本征服韓半島,是為了文明開化落後的「同胞」,在天皇的恩賜下推行現代化改革,將韓人同化成為完全的日本人。

而這一套邏輯,後來亦用在其他領地之上。雖然臺灣在日治初期曾因「清國因素」採用特別統治主義,但在田健治郎於1920年代執政時還是改採內地延長主義,之後亦隨戰爭爆發推動同化臺灣人的皇民化運動。到1930年代,日本亦以相若的邏輯侵吞滿蒙,想要把滿族、蒙古族以至是漢族與日本人融為一體。

這種多元一體又能無限擴張的族群融合論,正好切合清帝國多族群的現狀,亦有助於讓國內諸族融合成同樣尊崇天子的新國族。由於漢族能與他族融為一體,也就沒有丟棄滿蒙疆藏的問題。梁啟超顯然被日式多元一體論說服,是以他在1903年於〈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提倡他所言的「大民族主義」:

吾中國言民族者,當於小民族主義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義……合國內本部屬部之諸族,以對於國外之族是也……合漢、合滿、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組成一大民族,提全球三分有一之人類,以高掌遠蹠於五大陸之上,此有志之士所同心醉也。

另一位立憲派楊度則更進一步,在1907年於〈金鐵主義說〉論証中華民族之融合,乃歷史自然演化的過程:

中國自古有一文化較高、人數較多之民族在其國中,自命其國曰中國、自命其民族曰中華……中華之名詞,不僅非一地域之國名、亦且非一血統之種名,乃為一文化之族名……夷狄可以進為中國,專以禮教為標準,而無親疏之別。其後經數千年混雜數千百人種,而稱中華如故。

楊度認為東亞大陸各族群融合為中華,乃五千年之歷史過程,滿清入主中原也是這歷史進程的一部份。漢人欲排斥滿人而自立,就是和歷史潮流作對。而在西方進迫的世界大勢下,大陸諸族也必須在帝國的領導下集中力量,融合成中華民族:

故中國之在今日世界,漢滿蒙回藏之地不可失其一部、漢滿蒙回藏之人民不可失其一種,必使土地如故、人民如故、統治權如故。三者之中,不可失其一焉有所變動,一有變動則亡國矣……國民之漢滿蒙回藏五族,但可合五為一、而不可分一為五。

在1900年代,主張五族共融的立憲派與主張排滿革命的革命派鬧得不可開交,但隨後事態發展卻超乎所有人預期。清帝國最終的立憲方案極為保守,令躍躍欲試的地方士紳大失所望;而經濟波動又使帝國急需借貸,朝廷將鐵路國有化為抵押品,更侵害地方士紳利權。最終原先傾向立憲的地方士紳反抗,意外催生中華民國。革命派在脆弱的平衡下取得大陸南部統治權,不敢負上出賣國土的罪名。而他們排滿的初衷,是為了建立富強的國家,如今有望能執政,自然想將清帝國的遺產整碗捧去。是以革命派在屠殺滿人的狂熱過後,就改採「五族共和」的方針。孫文於1912年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就如此宣告:

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

同年孫文與清帝國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達成協議,袁世凱答應迫宣統帝遜位,孫則將中華民國大總統的職位出讓予袁。清帝國自此覆亡,且由名為中國的國族國家取以代之。不過中國卻非典型的國族國家,中國國族主義亦非典型的國族主義。歷史社會學家管禮雅(Liah Greenfeld)指出國族主義的理念,乃主張普羅主權和身份平等的世俗化思想。也就是說,先有民主自治的平等公民,才為他們建立中央集權的國家;先有國民,然後再按國民權益界定國土。中國國族主義卻反其道而行,先是認定清帝國遺下的疆域一點都不能少、再根據領土界定誰是國民,到最後知識精英才以國家的需要界定國民能享有的權益。為求延續帝國的規模與威榮,就以先射箭後畫靶的方式模仿他國的國族主義,這就是安德森在《想像的共同體》所描述的官方國族主義。

中國問題專家白魯恂(Lucian W. Pye)曾指出,中國只是「一個偽裝成(國族)國家的文明(帝國)」。他的意思是:中國只是為了保全帝國,才將自己裝扮成國族國家的模樣,期盼能以國族主義的動員力重現帝國的榮光。中國的國族主義,雖然以受害者的姿態披上「國族解放」的迷彩,其本質卻是意欲稱霸世界的帝國主義。

五四:與自由擦身而過

中華民國想以共和制國族國家的形式延續清帝國的領土疆域,卻盡得兩種模式之弊。民國政治,乃真獨裁假共和,但偏偏沒有一位獨裁者有稱帝的能耐。袁世凱蠢蠢欲動,但尚未登基就離心離德,最終只得鬱鬱而終。他的手下沒人能一言九鼎、大家也看不上大家,就淪為互相攻伐的軍閥。在外交方面,蒙古等地只願臣服清帝、不願恭順漢人,就借俄羅斯之力雄據自立。日本則趁西方忙於應付歐戰,向中國聲索原由德國享有的山東利權。雖然中國工業發展略有起色,但與舶來品競爭激烈,而中國工業規模基數低,再發展國貨還是難敵種種洋貨,尤其是趁歐戰於亞洲各地搶灘的日本貨。文化方面反倒是一成不變,尊崇天地君親師的儒家禮教仍主宰大部中國人的心智。

yaEg1Y_k2o-SqhfQpSgzbohQDlvInRhaKN5qwijeasI

民國初年的種種亂像,使知識階層反思傳統文化之不足。他們主張要以民主和科學啟蒙國人,並於1910年代發起被稱為「大五四」的新文化運動。知識人不再只關心富國強兵,反倒關注如何擺脫傳統枷鎖以擁抱自由。分析民初文章資料庫中的關鍵字,可看到「自由」、「個人」、「自由主義」、「個性」等字於1910年代用得頻密。也就是說,中國知識人於這幾年日益重視自由的理念。陳獨秀於1915年創辦《新青年》,並於創刊詞〈敬告青年〉勸勉讀者要抱緊自由:

解放云者,脫離夫奴隸之羈絆,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謂也。我有手足,自謀溫飽;我有口舌,自陳好惡;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絕不認他人之越俎,亦不應主我而奴他人。蓋自認為獨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權利、一切信仰,唯有聽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斷無盲從隸屬他人之理。

對民國政治失望的知識階層把希望寄託在於民國初年才踏入大學校園的年輕世代。在這個世代成長期間,清帝國廢除科舉,並以西式現代教育取以代之。與其飽讀四書五經的前輩相比,年輕人較不受儒家忠義觀念的影響,傾向相信民眾能由下而上地改革中國。開明知識人為栽培晚輩,寄望他們能擺脫儒教道學對個性的壓抑、以及各種迷信的傳統觀念,就積極地於校園推動自由學風。如此自由風潮席捲1910年代中國的校園。

當年青世代自我主體意識覺醒,就確認自己為有權參與政治的國民,要為社會種種不平事發聲。美國總統威爾遜於1917年美國參與歐戰前,就已經提出對戰後世界秩序的願景,寄望能藉輿論奠定美國戰後影響力。威爾遜指出未來的國際秩序若要穩定,世界各國的地位與權利必須平等、而各國政府亦必須得到住民認受。這些觀點在1918年被歸納為十四點和平原則,當中提及國族自決和平等對待殖民地民眾的原則。於1916年在上海成立的中美通訊社向中國各大傳媒發佈威爾遜的訊息,這些內容引起極大迴響,是以各媒體經常全文轉載威爾遜的演說辭。中國知識人和大學生深受鼓舞,得見自由美國戰勝威權德國,就憧憬著尊重弱國的自由世界新秩序。

但現實政治終究是殘酷的。英國、法國和日本在戰勝後,都無意放棄其帝國霸業,亦對德國的海外領土垂涎三尺。美國自身亦有海外利益,也無意為殖民地問題與盟友鬧翻,因此不欲於歐洲以外貫徹國族自決方針。軍閥主導的北京政府於1919年派員代表中國出席凡爾賽和談,代表團原先期望能收回德國在山東之權益,但開戰後日本就出兵攻打德國在青島的租界、並於山東長期駐軍。但列強對只曾派出苦力和輜重隊的中國並不重視,傾向把山東權益讓予日本。代表團準備簽字的流言於5月1日傳到北京,使大學生義憤填膺。他們於4日走上街頭到天安門外集會,然後遊行往各國使館。部份學生高呼「外爭主權、內懲國賊」,衝往親日官僚曹汝霖的宅邸趙家樓,先是見人就打、隨後縱火洩憤。雖北京政府下令拘捕學生,蔡元培等師長仍為學生四出奔走,而學潮則迅速擴散全國。民眾亦一度積極聲援學生,商人發起罷市、工人發動罷工。最終政府退讓,通電代表團暫緩簽署合約,使山東問題繼續懸而不決。

受「大五四」薰陶過的年輕學子,在「小五四」期間得到充權,並發現社會抗爭引發的政治能量。最終愈來愈多人嫌思想啟蒙曠日彌久,便改為投入政治運動,期望奪權後就能以公權力從上而下改造國家。年輕人的口號,亦日趨政治化:他們認定軍閥是外國帝國主義的協作者、又倡導揚忠孝抑個性的迷信,是不得不打倒的對象。是以他們的口號從最初的「民主與科學」和「只問外交、不問內政」,到後期演化為「打倒軍閥、再造中國」。雖然仍有知識人孜孜不倦地為啟蒙默默耕耘,但奪權救亡的思潮卻成為時代的巨浪。年輕人於1920年代日趨激進,他們認定軍閥政府乃反動保守的賣國者,就想以暴力革命把其推翻。比如北京政府於1921至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成功取回山東主權,但《新青年》對此卻隻字不提。既然軍閥是要打倒的對象,他們的功績也自然要視而不見。

大五四的知識人乃充滿矛盾的一群。他們主張個性解放,卻未有擺脫族群競爭的世界觀:他們只是假定個人自由的實踐是群體成功的關鍵。他們雖主張理性和科學,卻有着浪漫主義的情懷:他們深信自己可以成為英雄、可以用意志克服種種現實的磨難。知識人提倡民主,卻又相信自己是少數獲得啟蒙的一群;他們要回到民眾那裡,但又覺得自己是民眾的導師。這群知識人就這樣在自由夢與帝國夢之間夢迴,直到帝國夢把自由夢吞噬。

年輕知識人想要推翻軍閥,自然會招致無情打壓。在小五四期間,中國全民激憤、民眾與工商界積極聲援,如此才迫使代表團拒簽凡爾賽和約。但當社會運動的焦點從外交轉往內政,不願介入政治鬥爭的民眾便不再支持,使知識人陷入孤立無援之境況。知識人急需打倒政敵的力量,卻發現自由主義無法提供這種力量,就轉為探索更激進的思潮。部份知識人因此對列寧主義感到興趣。曾勸告青年擁抱自由的陳獨秀,亦於1920年離棄自由主義,改為主張以集權手段實踐列寧主義。那年他於〈談政治〉一文指出:

若是不主張用強力、不主張階級戰爭,天天不要國家、政治、法律,天天空想自由組織的社會出現;那班資產階級仍舊天天站在國家地位、天天利用政治、法律。如此夢想自由,便再過一萬年,那被壓迫的勞動階級也沒有翻身的機會。

既然要以強力集權的方式推動變革,就需要有一支領導群眾的先鋒黨。小五四後陳獨秀於社會運動屢戰屢敗,亦未能贏得普羅大眾支持。陳因此對啟蒙失去信心,更不認為愚民獲得自由能成好事。他於1921年撰〈卑之無甚高論〉一文,以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姿態貶斥民眾之愚昧:

簡直是一盤散沙、一堆蠢物,人人懷着狹隘的個人主義,完全沒有公共心⋯⋯將這重大的責任胡亂放在毫無知識、毫無能力、毫無義務心的人們肩上,豈不是民族的自殺!

救亡既是頭等大事,就不能讓愚蠢的平民作主、亦不應顧慮愚民的自由。知識人反倒要做先知先覺的精英,從上而下領導民眾、按知識人的藍圖改變社會。為此陳獨秀與李大釗等人於1921年7月成立中國共產黨。此時盤踞廣東的孫文,亦積極籌備自己的先鋒黨組織。他反思1913年反袁世凱叛變的失敗,認為「二次革命」敗於同盟會成員未有服從他的指令。於是他翌年於日本成立中華革命黨,要求加入者宣誓向領袖個人效忠,到1919年此黨改稱中國國民黨。如此孫文會被列寧主義吸引,也就不足為奇。他於1922年與共產國際的代表接觸,到翌年1月26日更與蘇聯特使越飛發表聯合宣言。國民黨與共產黨這兩個先鋒黨結為革命伙伴,國民黨實施聯俄容共的方針,容許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甚至讓他們身居要職。而共產黨則決議和國民黨組成革命統一戰線。國民黨於1924年於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共產國際顧問鮑羅廷協助之下把國民黨改組成列寧式政黨。

孫文於1924年展開一連串演講,要向國人闡述其「三民主義」思想。他表明反對自由主義,認為中國人必須犧牲個人自由,服從強而有力的集權領袖,中國方能抵抗外來侵略。他於〈民權主義〉第二講表示:

我們是因為自由太多,沒有團體、沒有抵抗力,成一片散沙。因為是一片散沙,所以受外國帝國主義的侵略、受列強經濟商戰的壓迫,我們現在便不能抵抗。要將來能夠抵抗外國的壓迫,就是要打破各人的自由,結成很堅固的團體,像把水和士敏土參加到散沙裏頭,結成一塊堅固石頭一樣。

而孫文的目標,不只是要抵抗外侮。他最終要達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以民國之名義、重建世界第一等的帝國。他於〈民族主義〉第六講指出:

中國從前是很強盛文明的國家,在世界是頭一個強國,所處的地位比現在的列強像英國、美國、法國、日本,還要高得多。因為那時的中國,是世界的獨強。

孫文自信以中國的規模,若能集中力量,像日本那樣富國強兵,中國就能回復世界第一的狀態:

日本學歐美不過幾十年,便成世界列強之一,但是中國的人口比日本多十倍、領土比日本大三十倍、富源更是比日本多……如果中國學到日本,只要用一國便變成十個強國;到那個時候,中國便可恢復頭一個地位!

而中國再次強大後,更要領導世界各國的革命,達成天下一統的大同之治。雖然孫文強調此乃「濟弱扶傾」,並非西方帝國主義的侵略。但這種想法依舊是傳統天下帝國觀念的自我辯解。孫文的用意,不只是要反對西方帝國主義、更是要建立以我為主的新帝國主義,讓重新偉大起來的中國成為新帝國秩序的中心:

我們要將來能夠治國平天下,便先要恢復民族主義和民族地位,用固有的和平道德做基礎去統一世界,成一個大同之治,這便是我們四萬萬人的大責任。

在1920年代,中國新興起的先鋒黨為復興帝國的春秋大夢,誓要戳破1910年代的自由夢,要以黨國體系集中眾人之力。受大五四啟蒙、並於小五四後投身社運的年輕知識人,就為國共兩黨所拉攏。自從這些知識人把目光從外交轉往反對軍閥政府,就失去民眾支持,工商界亦不願再提供物資。社會運動陷入內外交困之境,令年輕人不得不向各政黨求援。青年代表初次與孫文見面時,雙方均感到格格不入:孫文根本對年輕世代的啟蒙價值興趣缺缺。但雙方很快就意識到彼此能互相利用。國民黨於1920年代成為學生運動的主要財源,到1923年全國學生總會更索性遷往由國共兩黨盤踞的廣東。國共兩黨都積極在年輕人群體招收黨員,並想將青年運動轉化成政黨附庸。國民黨於1924年改組後設立中央青年部以指揮學生及青年運動,共產黨則派員滲透各社運組織、並成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此後年輕知識人就成為國共兩黨打擊軍閥和外國人的馬前卒,或是做文宣工作、或是動員普羅大眾、或是上街抗爭。這些街頭運動往往演變成流血衝突,為國共兩黨興師北伐製造條件。

投入國共兩黨政治運動的年輕知識人,像政黨領袖一樣自視為先知先覺的關鍵少數。他們認為身為先鋒黨的責任,是去喚醒和領導後知後覺的普羅大眾。而普羅大眾在他們眼中是無知反動的愚夫愚婦,對自身的權益一無所知,是以民眾必須得到智者提點方能實踐其權利。民眾尚未醒覺、其自由抉擇亦不能帶來解放,是以他們必須服從先鋒黨;而民主參與,則是在為民眾夙夜匪懈的先鋒黨的帶領下集合力量,爭取整個國家的集體權益。也就是說,要讓服從和團結取代自由和啟蒙。

國共兩黨及其年輕支持者若論及「自由」二字,只為突顯軍閥的不堪,卻無意推動民眾的自由與民權。他們反倒利用民眾既有的華夷觀念,主張打倒外國的帝國主義、奢言要重拾漢唐盛世的風範,以沙文主義口號煽動仇外民粹。而在取得一定民眾支持後,則會透過群眾暴力迫餘下的民眾歸邊。先鋒黨帶領民眾革命,奪權以後就以黨國之力由上而下地改造社會,以國家主義集合眾人之力,從而達成國家的富強。如此大五四的自由夢,自1920年代後只屬少數學者的堅持,一切都被清末以來的帝國夢所吞噬。而當北伐推進到長江流域,青年運動隨著國共兩黨矛盾白熱化被國民政府瓦解,此後繼續參政多加入國共兩黨、推動黨國集權。帝國的復興夢,自此完全壓倒對自由的渴望。

赤化:極權主義與帝國建構

北伐戰爭於1926年爆發後,國共兩黨為爭取主導權頻起衝突。年末北伐軍打到長江流域,將沿江而下進軍上海。共產黨以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法,高舉「打倒買辦資產階級」的旗幟爭取具國族情懷的商人支持。同情共產黨的商人聯同親共工會和大學生於11月28日召開市民大會,主張實踐抗拒軍閥的市民自治。1927年初北伐軍兵臨城下,共產黨發動三次罷工暴動,想要攻進上海各租界後建立政權、然後迫未進城的蔣介石接受既定事實。他們於北伐軍抵達市郊時,於3月21日發起罷工罷市罷課、並於翌日成立上海特別市臨時市政府,又以警察和軍閥殘部的武器把工人糾察隊武裝成黨軍。然而蔣介石未有如共產黨預期那樣就範, 並於4月12日發動幫會襲擊親共工會、到14日派兵攻入臨時市政府總部,並開始肅清國民黨內部的共產黨員。到1927年,在武漢對蔣介石對峙的國民黨左派亦決定與蔣介石復和,並與共產黨訣裂。自此共產黨只能從事地下活動。

受到挫折的共產黨必須重新思索其未來發展。根據馬克思本身的想法,若要令普世所有人類得以解放,無產者必須團結一致,以社會主義革命推翻資產階級。如此人類文明才能進化,先是達成以勞分配的平等社會、並為步向以需分配的共產主義烏托邦繼續奮鬥。這場革命必須是全球革命,國族主義則是資產階級分化無產者的技倆。

然而這套正統理論在中國卻有實踐上的問題。中國工業發展遲緩,所謂資產階級其實是遠離權力核心的新興階級,而普羅民眾則多為農民、並不是工業社會的無產者。國際主義的主張,亦與懷着華夷觀念的中國人格格不入。不過列寧卻為馬克思主義開了一度後門:他認為西方的殖民主義乃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帝國擴張一方面是資產階級爭取利益極大化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也是利用透過剝削得來的海外資源收買西方無產者的手段。那樣西方以外資本主義發展落後的地區,仍能透過反抗帝國主義參與全球社會主義革命。倘若把這理論後門拉闊一點,共產黨就能以反帝之名義推動跨階層的國族主義革命,而毛澤東則把這理論突破轉化為政治實踐。

毛澤東出身於下層士紳家庭,在大五四期間於1918年曾任職北京大學圖書館,其上司為與陳獨秀一起創辦共產黨的李大釗。他於小五四爆發前返回家鄉湖南,發動學潮、組織學生、創辦刊物,之後於1920年成立湖南共產主義小組。他於1921年7月以湖南代表身份到上海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成為共產黨員。

在聯俄容共之時,毛澤東於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任職,負責北伐期間的動員工作。但在1927年清黨後,他未有像其他黨員那樣在城市組織地下工會,而是到江西農村帶領農民叛亂。當時共產黨由王明領導,主張以正統理論推動國際主義的階級鬥爭,認為毛澤東的農民運動只是旁門左道。而毛澤東則批評王明教條主義,本身則想把國際主義揉合中國國族主義、以領導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為目標,從而滿足復興天下帝國的強國夢。國民黨期間多次圍剿在江西的共產黨根據地,共產黨於1934年9月決定逃離江西,一直流亡到陝北延安,美其名曰長征。在流亡期間,共產黨召開遵義會議,毛澤東獲得張聞天支持,擊敗王明那一派,亦自此晉身中央政治閣常委之一。

毛澤東站穩陣腳後,就積極擴張在共產黨的影響力,為此他提出了一套與王明等國際派抗衡的革命理論。日本曇花一現的大正民主於1930年代崩壞,並因軍人主政而走向軍國主義。駐紮在滿洲的關東軍於1931年9月18日瞞着東京的民選政府,逕自起兵驅逐張學良的東北軍,並扶植滿洲國為日本附屬。1932年日本再出兵上海,迫使中國同意把上海鄰近地區非軍事化。蔣介石知道中國剛剛才勉強統一、與日本實力懸殊,因而投鼠忌器。在九一八事變時,蔣不許張學良反擊,之後亦對日本在華北的擴張多番忍讓。但共產黨未有執政包袱,就能在道德高地指斥國民政府喪權辱國,以民眾的屈辱感煽動仇外情緒、藉此提升自己的聲望。毛澤東趁機提出一套兼容國際主義理想與國族情懷的論述,他於1935年於〈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指出:

國際主義者的共產黨員,是否可以同時又是一個愛國主義者呢?我們認為不但是可以的,而且是應該的……只有民族得到解放,才有使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得到解放的可能……愛國主義就是國際主義在民族解放戰爭中的實施。

蔣介石在北伐過後,就想要建立一人獨裁的制度。他甚為欣賞剛在西方冒起的法西斯主義,雖然他畏懼法西斯模式的群眾動員,卻期望能以類法西斯組織招聚忠心的地方精英。這種獨裁主義卻使蔣介石離心離德,曾與蔣一同參與北伐的地方勢力屢次與南京衝突,在1930年代爆發多場政爭以至是內戰,部份實力較強的地方勢力則於根據地雄踞自治。高壓政治和連場鬥爭使知識階層對國民黨大失所望,亦令他們無法體諒蔣介石的對日方針。他們未有考慮實際戰略問題,只是覺得國民黨專注剿共而未有興兵抗日,是因為蔣介石為一己權慾而置國家安危於不顧。毛澤東認為這些知識人雖然都屬於資產階級,卻是能與共產黨聯手打擊國民黨的有用伙伴。他主張可以與非國民黨的在野人仕組成革命統一戰線,集中力量與日本侵略者和國民黨對抗。

失去滿洲地盤的張學良不滿蔣介石的對日政策,於1936年12月12日趁蔣到西安巡視時發動兵諫。蔣於被俘期間承諾暫停內戰並與共產黨合作抗日,為瀕臨敗戰的共產黨帶來生機。毛澤東主張調整戰略,先與國民黨合作抗日,並藉游擊戰培養實力。在趕走日本人後,再與革命統一戰線聯手挑戰國民黨政權。毛澤東於1937年撰寫〈矛盾論〉,為此戰略提供理論基礎。他根據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指出在社會演化的每個階段皆有正反雙方的矛盾鬥爭。正題與反題的鬥爭,最終會辯證出合題,使歷史踏入下一個階段。此後合題就會成為新的正題,遭到與之矛盾的反題挑戰,如此再踏入下一個循環。毛澤東強調在每個階段皆有其主要矛盾,在當前的階段主要是中國與帝國主義的矛盾、在下一個階段則是革命統一戰線與國民黨的矛盾、在此以後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矛盾才會走到台前。國際派想於此時此刻實現社會主義世界革命,因而主張以國際主義取代國族主義,則是不辨主次先後的左傾教條主義。毛於1940年〈新民主主義論〉,指出革命統一戰線在驅逐國民黨後,並不會馬上展開由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專政,而是要先實行新民主主義,讓革命統一戰爭各成員以民主方式組成聯合政府。此後中國要展開現代化改革建設,到條件成熟後才會過渡往社會主義階段。

在這些理論基礎下,毛澤東於1942年於根據地延安發動政治鬥爭,要求黨員自我批判、審查各幹部的思想,發展成批鬥內奸的獵巫運動。共產黨的國際派、親蘇派於這場延安整風遭到整肅,而毛澤東一躍而成共產黨獨一領導。然而在中國西南的大後方,毛澤東卻發行大批闡述新民主主義的文宣,非國民黨的知識人不滿國民黨以訓政為名實行一黨專政,對毛澤東新民主主義的承諾甚為憧憬。在對日作戰方面,共產黨主要在華北農村發起游擊戰,將正規軍的對決交給國民黨。共產黨則以戰養戰,並於華北鄉郊建立多個解放區。

日本昭和天皇於1945年8月15日中午發表玉音放送,宣布向包括中國的盟國無條件投降,此刻國共兩黨皆為未來大決戰磨拳擦掌。雖然雙方曾於重慶談判,並於10月10日簽署協定,國共內戰還是在年底全面爆發。不過毛澤東全權領導的共產黨已非吳下阿蒙,在1947年初於臨江戰役得勝後戰局逆轉,之後進軍更勢如破竹。在這種形勢下,大批知識人受新民主主義吸引而離棄國民黨。中央研究院於1948年選出81名院士,當中只有9位於翌年隨國民黨流亡臺灣、此外有12位院士出走美國,餘下60位院士都選擇留在中國。他們有的因富國強兵的迷夢跟隨共產黨的領導,餘下的或是討厭國民黨的獨裁與無能、或至少對共產黨沒有惡感。這81位院士的去向,或多或少反映中國知識階層的人心所向。除此以外,部份國民黨地方勢力亦因為與蔣介石的恩怨,就以投機的心態改投中共。在1948至1949年,國民黨連續輸掉三場關鍵戰役,無法守在東亞大陸,只得流亡到臺灣這片得手才四年的海外屬地。雖然那時候大陸西南方仍有國民黨部隊殘部,但大局已定,毛澤東亦於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宣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螢幕截圖 2019-01-06 上午6.18.20

共和國成立後第一件大事,就是以「志願軍」之名出兵韓半島。韓半島北部的金日成政權於1950年6月25日舉兵南侵、使大韓民國幾遭沒頂之災,但麥克阿瑟率以西方軍隊為主的聯合國軍於9月在仁川登陸後,不單迅速取回首爾、更勢如破竹地直逼鴨綠江。毛澤東不欲金日成政權消亡,於10月開始出兵入侵韓半島、到在1951年春更一度佔據首爾。此後戰爭陷入邊談邊打的狀態,前線亦逐漸固定在現時非軍事分隔區附近。這種膠著狀態一直持續到1953年7月27日簽訂停戰協定之時。

在停戰前夕,於蘇聯執政達31年的強人史太林於3月5日離世,嚴厲批判史太林路線的赫魯曉夫隨後上台。蘇聯共產黨在安定國內形勢後,於1956年邀請各國共產黨代表出席第20次代表大會。到2月25日,赫魯曉夫在各共產國家代表面前發表題為《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之演說,這篇全盤否定史太林之演說震驚整個共產世界。中國剛於韓戰令美國主導的聯合國軍吃盡苦頭、守住金日成的半壁江山,就自信能取代蘇聯成為國際共產運動的新老大哥。共產黨喉舌《人民日報》於11月12日的評論,就指出中國將於國際社會扮演積極角色:

因為中國是一個具有960萬平方公里和6萬萬人口的國家,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貢獻。而這種貢獻,在過去一個長時期內,則是太少了。這使我們感到慚愧。

為此毛澤東發起了一連串的政治運動。他先於1957年春發起「大鳴大放」,鼓勵知識人批評時政,藉此制衡日益坐大的官僚。然而知識人的批評很快就指向共產黨,觸犯了毛的逆鱗。毛指斥批評共產黨的知識人都是資產階級右派,既然中國已赤化多年,也是時候清算右派並正式向社會主義過渡。如此不順從共產黨的知識人,以至名義上與共產黨組成新民主主義聯合政府的民主黨派都遭到整肅。到1958年,原有農村社區都遭重組為人民公社,原有地方精英遭到整肅而被架空,造就黨國體系對農村的直接控制,一改東亞大陸一直以來「皇權不下縣」的局面。這兩年的政治運動徹底改變了中國社會結構,任何共產黨以外的精英階層都遭受沒頂之災。共產黨確立黨獨攬大權、一把手專政和動員群眾專政的集權制度,中國正式成為黨國不分的極權國家。

共產黨完全執政後,就想要正式往社會主義過渡,並要以戰時集體動員的手法使國家經濟超越西方國家。毛澤東於1958年中提出「以鋼為綱」的口號,動員全民大煉鋼,以求達到年產1070萬噸鋼鐵的目標。劉少奇亦提出「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口號,將這種動員生產的方式應用於農業之上。「大躍進」的經濟模式,是先由黨國提出高得不切實際的生產目標,再利用剛奠定的黨國體制動員民眾,期望集中力量就能在短時間內提升國力。毛澤東領導下的共產黨之所以要揠苗助長,為的是要達成富國強兵的帝國夢。毛想要中國成為共產主義版本的華夏天下帝國,他於1958年在〈仿陸放翁〉一詩中,感嘆「人類而今上太空,但悲不見五洲同」。他於1958年8月19日的在北戴河政治局擴大會議更直白地宣示:

來我們要搞地球管理委員會,搞地球統一計劃。

他在1959年9月11日的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再次道出富國強兵、征服地球的壯志豪言:

我們戰勝地球、建立強國。一定要如此!一定要如此!全黨全民團結起來、全世界無產者團結起來!目的一定可以達到。

毛澤東的目標,首先是要在短時間「超英趕美」,以集體動員的力量追上西方的發展水平。其次就是以群眾參與證明中國比蘇聯民主、以廢除所有私有制的人民公社去證明中國才是貨真價實的共產社會,藉此說明中國才有資格領導全球社會主義革命。然而大躍進的集體經濟模式帶來的卻只有災難。為了達成「以鋼為綱」的目標,共產黨動員各地民眾放下日常事務,以土高爐煉鋼湊數。這種作法欠缺效率,又要為取得燃料而砍伐森林,造成不可逆轉的環境破壞。而農業生產的指標則不符現實,地方當局為奉迎上意虛報產量,最終使各地均須上繳超乎承受能力的糧食。當農村開始鬧糧荒,政府仍以城市工業發展和軍需為優先,遲遲不肯開倉濟民。在1958至1961年,中國氣候並無異常、部份地方甚至豐收,卻有逾三千萬人死於飢荒,部份地方還發生人相食之慘劇。

中國非但未能憑大躍進取得共產世界之領導地位,其造成之各種災禍反招人口實,令蘇聯能非議中國共產黨之方針。中國不甘示弱,反倒指斥赫魯曉夫否定史太林、又主張與美國和平共處,是出賣盟友的修正主義。兩國關係急速惡化,蘇聯更於1960年撤出所有支援中國建設的專家。毛澤東反倒堅定其取代蘇聯之心志:他認為蘇聯已經出賣整個共產世界,惟獨中國仍會堅持支援開發中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他於1960年在〈轉發黑龍江省委傳達北戴河會議精神報告之批語〉表示:

革命之重心已移向亞非拉 (按:亞洲、非州、拉丁美洲),革命的指導中心已移到中國,我黨應把國際主義運動的領導責任擔當起來。

由於中國經濟面臨崩潰,共產黨不得不議決撤回部份較激進的集體經濟政策。在劉少奇主導下,當局容許農民保有自留地、以自負盈虧的方式在自由市場售賣農產,亦計劃讓農民家庭承包國家土地。毛澤東認為這是倒退回資本主義,對承包制更是反對到底。他堅信必須透過階級鬥爭,貫徹公有制的集體經濟,中國方能以共產文明之尊的身份領導全球革命。

565924862_91359da4f2_z

最終毛於1966年藉吳晗創作的京劇《海瑞罷官》引起的論爭發動文化大革命,藉群眾暴力打擊他心目中的資產階級,甚至連毛澤東討厭的共產黨官僚亦一併被列為打擊對象。這場政治運動的目標,是要將中國轉化為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使各國社會主義運動皆萬邦來朝,讓中國成為向世界輸出革命的泱泱大國。當時尚為毛澤東親信的陳伯達提出〈毛澤東思想中心論〉,認為文化大革命能令中國重新成為文明世界的中心,一洗百年來西風壓倒東風的屈辱:

全世界的文化是從東方開始的,從東方轉到西方,現在又轉一個圈,又回到東方來了……東方起來的這個新文化比西方資本主義文化高得多。這個新文化的創造者是毛澤東同志代表的中國人民群眾、中國無產階級。

日清戰爭戰敗之後,中國人一直思索如何能在列國體系中繼承清帝國的遺產,想要復興漢唐盛世的帝國風範。如今毛澤東發起文化大革命,是想要畢全功於一役。向世界輸出革命的中國,就如舊時代的天下帝國,中國因實行毛澤東主義而成為天下之中,而受中國恩惠的社會主義國家則是帝國的朝貢國。在這個黨國天朝,毛澤東就如身為天子的聖賢,只是國家意識形態不再是儒家思想,由取而代之的馬列主義擔當共產主義帝國的國家神學。昔日信奉儒家禮教的地方士紳在赤化後的階級鬥爭運動遭到肅清,共產黨的科層組織把觸角伸到基層農村地區,透過分配國家資源與民眾建立恩庇侍從的關係、並向民眾灌輸官方意識形態。

如此共產黨擔當昔日士紳管理地方、教化民眾之角色,而地方黨組織則因一把手專政與中央緊緊扣連,確立黨國群眾融為一體的中央集權體制。這種國家建構再加上戰時動員模式的經濟架構,令中國迅速成為不容忽視的軍事強權。身陷越戰泥沼的美國亦不得不與中國修好,借中國之力抗衡蘇聯。美國總統尼克遜於1972年破天荒出訪中國,後來還於1979年放棄管治臺灣的中華民國流亡政權與中國建立邦交。清末以來渴求帝國復興的春秋大夢,於此刻已實踐了一大半。

但黨國帝國主義的興起,卻為社會帶來沉重的代價。共產黨透過群眾暴力推動政治鬥爭,令社會充斥腥風血雨,侵害人權之事則成生活日常,不少被階級鬥爭的對象,只因家有餘糧、困境不及鄰人,就被視為富農而慘遭批鬥。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群眾暴力失控,連共產黨官僚亦被視為資產階級同路人而遭鬥倒,比如國家主席劉少奇因曾計劃推動承包制而遭群眾虐待,最終因病於1969年離世。最終毛澤東需出動軍隊穩定局面,並以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驅散群眾。黨內鬥爭亦因毛澤東拉一派打一派的作風白熱化,原定接班人林彪於1971年叛逃,並於蒙古墜機身亡。如此政治局勢變得極不穩定,經濟生產因而停擺。在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時,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只有165美元,只有臺灣的七分之一、或香港的十七分之一,可謂是一窮二白。研究中國近代史的法國學者畢仰高(Lucien Bianco)不客氣地指出:

(共產)革命分子所追求的目標是民族的尊榮,而不是百姓的福祉。他們的初衷與列寧和馬克思大相逕庭,反倒是跟希特勒比較接近。

六四:步向自由的最後機會

毛澤東於1976年9月離世,文化大革命隨即結束。毛指定的接班人華國鋒接任國家主席及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他以「兩個凡是」為口號,想要延續毛澤東固有路線。但此刻中國百廢待興、民心思變,共產黨內部亦多期望重新思索前路。結果鄧小平以元老身份架空華國鋒的權力,使中國走向開放改革。鄧小平實踐劉少奇未能推行的承包制,並以「兩條腿走路」為口號,推動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雙軌並行的務實經濟政策。共產黨放棄以群眾暴力進行階級鬥爭的作風,社會氣氛也變得相對寬鬆。

曾被視為階級鬥爭對象的知識人,終於能暫時重拾自由思想的空間。部份曾被毛澤東思想吸引的知識人亦意識到文化大革命是條歪路,並為曾經投入群眾暴力而感到愧疚,就想要設法避免重蹈集體主義的覆轍。如此拋開毛澤東時代的黨八股尋覓自由、並從封閉的國界外尋找新思潮的啟蒙,就成為1980年代中國知識界的風潮。此時民間亦渴望走向民主自由,在1978至1979年於西單體育場的圍牆上,民間自發貼上各種政見的大字報,一度形成一個爭取政治自由化的公共領域。部份參與者更出版地下刊物,品評時政。參與的知識人意識日趨大膽、無所不談,被譽為「北京之春」。然而,《探索》創辦人魏京生於1979年3月25日,在西單民主牆張貼題為〈要民主還是要新的獨裁〉的號外文章,卻觸動當局之神經,認為魏要批評鄧小平是獨裁者。魏於29日被捕,後因反革命罪被判監15年。

北京大學於1980年10月亦展開校園民主運動,校內學生就各種政經文化事項議論紛紛,當年被打為右派的知識人成為學子的新英雄、而毛澤東思想亦成批評對象。學生們除了要爭取民主,還要求人身自由、思想自由、言論自由、結社自由,他們高舉個性、主張對權力的制衡。此後學生運動雖屢遭打壓,但中國各大學的學潮於1980年代還是此起彼落。

中國知識界於1980年代想確立自己為主體,他們積極評論公共事務,想要為社會帶來啟蒙。他們擁抱自由,也要思想自由重估一切價值,為中國的未來想出路。簡要而言,就是要學效大五四:昔日新文化運動以民主與科學抗衡儒教八股、今日公共知識人就要以自由和啟蒙對抗毛澤東思想的黨八股。而民間亦想要有自己獨立的聲音,想要解除集體主義的壓制以及鬥爭思維的反智。在1988年新時期10年金曲回顧演唱會上,搖滾樂手崔健以象徵意義濃厚的紅布蒙着雙眼高歌〈一塊紅布〉,引起了一輪騷動:

那天是你用一塊紅布
蒙住我雙眼 也蒙住了天
你問我看見了什麼
我說我看見了幸福……
看不見你 也看不見路
我的手也被你拴住
你問我在想什麼
我說我要你做主

歌詞描述一位恐怖情人,用一塊於毛澤東時代象徵共產革命的紅布蒙蔽故事的主人翁,以物理禁錮加情感勒索換取他的依戀、使他「忘掉我沒地兒住」、「看不見地已經乾裂」。可憐的主人翁最終「身體已乾枯」,不理智的迷戀使他一窮二白,卻已無從反抗。這不啻是對毛澤東時代的強烈控訴,激起當時民眾之共鳴。〈一塊紅布〉和〈一無所有〉等控訴極權、渴慕自由的歌曲,使崔健一躍而紅,被歌迷尊為「中國搖滾之父」。

同樣於1988年廣播的電視紀錄片《河殤》,則可謂當代自由知識人的共同宣言。紀錄片藉海洋文明與黃河文明之對比,挑戰黨國的集體主義。片中旁白主張民主開放,是現代世界的天下大勢,是以反專制、爭民主、為自由,是中國走向現代化時不能迴避的功課:

專制政治的特點是神秘性、獨裁性、隨意性;民主政治的特點應該是透明性、民意性、科學性。我們正從混濁走向透明,我們已經從封閉走向開放。黃河命定要穿過黃土高原,黃河最終要滙入蔚藍色的大海。

而《河殤》的評論,亦嘗試跳出「愛國不愛黨」的套路,並把大一統的華夏帝國觀納入批判對象。中國的專制和封閉,不只是「中共」的問題、更是「中國」本身之錯謬:

這個神秘的超穩定結構,主宰了我們兩千年……但是,大一統的幽靈似乎還在中國的大地上游盪……官僚主義、特權思想、以致局部的腐敗現象,仍然在破壞我們的「四化」(按:四個現代化)大計……

《河殤》既質疑黨國、甚至也批評愛國主義,令共產黨中的保守派極為不滿,認為這是敵擋政權的「資產階級自由化」。雖然當時大部份知識人對愛國的質疑,主要是愛之深、責之切。他們心底仍有強烈的國族情懷,因此亦無意推翻政權、只是寄望共產黨能自行推動自由化改革。即或如此,1980年代中國的時代精神,顯然主張自由遠比愛國重要。愛國情意結,也不過是因時代局限而脫不掉的蘭尾;爭取民主與自由,才是這個時代的主調。後來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的知識人劉曉波,於1988年12月接受香港《開放》雜誌訪問時,提出極具爭議的「三百年殖民地論」。他認為中國要成功改革、走出農業文明的專制主義,就必須:

(成為)三百年殖民地。香港一百年殖民地變成今天這樣,中國那麼大,當然要三百年殖民地,才會變成香港這樣……我無所謂愛國、叛國,你要說我叛國,我就叛國!就承認自己是挖祖墳的不孝子孫,且以此為榮。

劉曉波為現代化而「擁抱」殖民,固然忽視了「殖民現代性」與「現代性」之分別,對西方殖民主義有太多浪漫投射。即或如此,劉曉波的見解仍可說是高瞻遠矚。中國的大一統思想,本身就是帝國主義;東亞大陸千百年來的奴役,無疑就是殖民。那麼中國半桶水的現代化,無疑也是「殖民現代性」的表現。既然都是殖民現代性,那英國在香港的現代化縱是半桶水,和中國比還是相對上自由。人權先於主權、自由優於愛國、統一就是奴役,這才是「三百年殖民地論」的重點。

但1980年代的自由風亦有其時代的侷限。如前所述,大部份知識人皆未能割除愛國情意結的蘭尾、未能像劉曉波那樣坦誠和灑脫。但更大的問題,在於知識階層未能捨棄追求富強的救亡思維。《河殤》雖提倡自由民主、甚至質疑大一統的華夏道統,但其出發點仍是救亡:

救民族之危亡,勢必拒寇於國門之外。但是,救文明之衰微,又必須打開國門、 對外開發,迎接科學和民主的新曙光。

除此以外,1980年代的知識人對西方資本主義體系有太多浪漫的投射。他們質疑毛澤東思想,連帶把與集體經濟相對立的市場經濟擺上神壇,並將市場化與自由化劃上等號。這部份反映知識人希望能畢全功於一役,期望可透過一場運動兼得自由和財富。他們以為市場化必然會帶來自由化,並深信隨市場改革而興起的民營企業和中產階級會成為推動自由民主的中流砥柱。他們忽視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若缺乏制衡,容易招致分配不均的副作用。

也許更重要的是,資本主義並不必然排斥國家主義和威權主義:雖然英美模式的資本主義一直與自由民主並駕齊驅,但德國模式早已證明兩者之關並無必然的關連。這情況在東亞尤其明顯:在戰前日本和戰後的臺灣和韓國,其資本主義發展最初也伴隨着高壓的威權主義。與共產黨系出同源的國民黨,在1987年解嚴前就是靠黨國之力推動資本主義發展,並藉「拼經濟」的成果鞏固其在臺灣的遷佔者政權。我們切莫忘記漢學家史華慈(Benjamin I. Schwartz)的忠告:若是為了富強而追求自由,心不正、劍則邪,最終只會為富強而丟棄自由。自由理當是絕對的終極關懷,它本身毋須任何道德證成,更不能被當成追求財富及權勢的工具。

以元老身份垂簾聽政的鄧小平對知識界的自由風深感疑慮。他雖主張市場化改革,在政治上卻與保守派陳雲一樣,都堅持一把手抓的一黨專制。而黨內甚至領導人亦受自由風潮之影響,比如胡耀邦和趙紫陽等開明派偏向同情自由民主的訴求。1986至1987年各大學均爆發爭取民主的風潮,鄧小平認為這是挑戰黨的權威,並認為開明派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耀邦辦事不力。在1987年1月6日《人民日報》社論,以〈旗幟鮮明地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為題訓斥黨內開明派:

在這次學生鬧事中,民主黨派的表現是好的,周谷城、費孝通、錢偉長等幾位著名的民主人士的態度是好的,不好的倒是我們有些共產黨員。

結果胡耀邦於16日在壓力下辭去總書記一職。這時候中國改革開放走到十字路口,除了保守派與開明派關乎政治改革的論爭外,共產黨內部對經濟改革方向意見不一。陳雲為首的保守派始終堅持計劃經濟,對市場經濟充滿疑慮。這樣中國只能折衷地採用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並存的雙軌制,而市場經濟的開放程度又受制於政治因素。很多時候在推行市場開放政策後,保守派就藉轉型期間的混亂反擊,最終使政策開倒車,造成「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就放」的惡性循環。而共產黨官僚亦利用兩種經濟制度之間的差價,在市場炒賣透過職權取得的資產,造成擾民的「官倒」現象。開明派受壓、經濟前景不明朗、官僚又走向腐敗,令民怨日益累積。

胡耀邦於1989年4月15日離世,觸動傾向自由化改革的知識階層之情感,大學生則紛紛湧到天安門集會哀悼。就像「大五四」的新文化運動促成「小五四」的抗爭那樣,1980年代的自由風潮亦於此時催生了天安門學生運動。學生留守天安門廣場,並於17日向當局提出七項要求。他們肯定胡耀邦生前主張的「民主、自由、寬鬆、和諧」,要求當局重新評價胡。此外,學生亦要政府正視官倒和官僚腐敗的毛病。

然而鄧小平卻認為學生和聲援民眾要質疑黨國體系的合法性,將事件定性為顛覆政權的叛亂。《人民日報》於26日發表題為〈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的社論,指斥學生藉悼念胡耀邦尋釁滋事。之後天安門的抗爭呈膠着狀態,雖然國務院總理李鵬曾於5月18日與王丹和吾爾開希等學生代表對話,但雙方毫無交集、會談也不歡而散。最終中國軍隊於6月3日晚間開進北京城,到4日凌晨大開殺戒,以機槍和坦克對付手無寸鐵的民眾,死傷枕藉。當局隨後大規模搜捕抗爭者,部份被通緝的抗爭領袖則獲同情學運的香港人協助流亡海外。1980年代的自由風潮,自此煙消雲散。

13161864_444075382468838_2883389676294809791_o

後六四時代:大國崛起不容自由民主

受1980年代自由風潮鼓舞的天安門學運,於1989年6月4日清晨流血落幕。有論者認為抗爭者雖批判毛澤東思想,卻始終未能擺脫毛式全贏全輸的鬥爭觀,因此未能把握機會與共產黨內的開明派聯手。這評論雖不無道理,但似乎高估了開明派的實力、亦低估共產黨作為集權先鋒黨的路徑依賴。天安門學生運動失敗的主要原因,毫無疑問是因為知識階層與黨國之間的實力差距太懸殊。真正值得討論的,是何以整個自由風潮在六四慘案後就一沉不起。

對鄧小平來說,天安門學運乃幾乎招致黨國覆亡的認受性危機。除此以外,他亦認為共產黨內出了與顛覆者裡應外合的叛徒,故此決定整肅開明派。共產黨於23至24日召開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會中譴責趙紫陽支持動亂並分裂共產黨,並決議革除他於黨內一切職務。此後趙紫陽一直遭到軟禁,直到2005年辭世。而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則接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一職。被視為不忠的共產黨官僚亦遭到清算,趙紫陽的政治秘書為六四慘案後被捕的最高級官員,他被控泄露國家秘密罪和反革命宣傳煽動罪,最終被判入獄7年、並被共產黨開除。而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趙復三、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所長陳一諮、駐香港代表(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等共產黨官僚亦出逃海外。

在六四慘案和蘇聯解體的衝擊下,鄧小平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既有路線,即是堅持在共產黨領導下、承傳馬克思、列寧和毛澤東的社會主義道統、以「人民民主專政」的集權政治推動改革開放。他亦提出「冷靜觀察、穩住陣腳、韜光養晦、決不當頭、有所作為」這二十字方針安定黨內人心。

除此以外,當局亦決定以愛國教育抗衡1980年代起的自由風潮。於1989年以後入學的大學生於開學前,均必須接受軍事技能訓練,藉此教導學生服從紀律。而於訓練期間兼任指導員的大學教師,之後亦會成為學生的班主任,繼續於校園跟進輔導。當局也把西方國家於六四慘案後以人道理由作出的制裁,與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西方的帝國主義挑戰相提並論。而要求自由民主的社會抗爭,背後是由西方國家煽動。西方國家想要重溫帝國主義的美夢,不想中國富強,才千方百計去搞擾中國社會秩序。1990年代以來的愛國主義教育,以「毋忘國恥」的口號煽動仇外情緒,以動員民眾順服共產黨的領導,放棄自由全力拼經濟,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踏上向西方復仇的復仇之路。

這種反自由的愚民政策效果出奇地理想,中國在1990年代起就經歷了好幾波的愛國排外風潮,而社會輿論亦多認為中國不論在政治、經濟還是價值觀都毋須再仰西方鼻息。在1996年,宋強和張小波等人模仿日本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的《日本可以說不》撰寫《中國可以說不》,發行不足一個月就沽清需要重印,至今累積銷量以百萬計。而題材類近的《中國還是可以說不》、《中國仍然要說不》、《中國為何不高興》,都是熱賣的暢銷書。而1990年代後的社會抗爭,大都不脫愛國仇外的主旋律,於「忠黨愛國排外」的框架下提出自己的訴求。

然而鄧小平也意識到愛國教育若要奏效,就必須讓經濟發展起來、使民眾脫離貧窮,如此才能確立對黨國感恩圖戴的愛國心。為此中國必須全面市場化,跳出放則亂、收則死的怪圈。然而以陳雲為首的保守派卻堅持計劃經濟不可棄,認為市場經濟只會招來敵對黨國的「資產階級自由化」,而六四慘案的經歷亦使保守派振振有辭。到1992年1月,鄧小平決定先發制人,先到較接納市場經濟的廣東考察。旅程第一站是在香港邊界旁的深圳,那是鄧親自指示成立的經濟特區,也是全國市場經濟發展最蓬勃的城市。他於23日表示「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隨後就不點名地向着陳雲喊話:

年紀大了,要自覺下來,否則容易犯錯誤……我們這些老人應該下來,全心全意扶年輕人上去。

之後鄧小平到達位於珠江口另一邊的珠海,並召開高級軍事會議。與會者包括軍旅出身的楊尚昆以及一眾高級將領,代表軍方對鄧小平的支持,唯獨身兼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江澤民未克出席。在會中鄧嚴厲地指出:

誰不改革,誰就下台……我們的領導看上去像是做事,但他們沒做任何有用的事。

到31日,鄧小平才巡視陳雲的根據地上海。此時大部份傳媒都不敢轉載鄧小平的講法,都懼怕會於權力鬥爭中選錯邊。返回北京的鄧小平命令全國媒體轉載《深圳特區報》對南巡講話的報導,期望以輿論壓力強迫江澤民歸邊站。最終江澤民4月1日在日本記者面前肯定鄧小平之講話。之後當局便準備全面推行市場經濟,到10月12日江澤民更於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宣佈經濟改革的目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鄧小平推動市場化改革之際,美國亦調整了其中國政策,令改革事半功倍。於1993年1月上任的美國總統柯林頓堅信經濟自由會催生政治自由的現代化理論,於任內積極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在他上任不足一年內,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簽訂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即於1994年元旦生效。在美國主導下,124個國家於同年4月15日於摩洛哥馬拉喀什(Marrakesh)簽署協定,將鬆散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改組成世界貿易組織。此時中國以假情報和裝作開明的官員,使美國政界相信在六四慘案後,中國社會以至共產黨內部仍存在嚮往自由的暗流。美國當局相信以自由貿易使中國經濟完全市場化,就能夠助長這股暗流,促成中國走向自由民主的和平演變。柯林頓政府因而決定不再制裁中國,於1995年起把最惠國待遇與中國人權問題脫鈎,這意味着中國事實上已成為美國的永久最惠國。2000年10月10日簽署生效的《美中關係2000年法案》則將這既成事實變成法規,翌年中國就成為世界貿易組織之一員。

中國就這樣趕上了全球貿易一體化的快車。在全球化大勢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大舉在中國投資,將生產鏈遷往工資較低廉、環境勞保法規較寬鬆的中國。黨國體系根據市場經濟的邏輯、以計劃經濟的規劃推動各地基礎建設和制度改革。他們動用國家體制的力量,一方面集中人力物力以最短時間修橋築路、一方面掃除或會反對黨國經濟規劃的社會力量。之後黨國以「官督商辦」的方式,支持民間企業在國家經濟發展的藍圖下自由發展。

除此以外,中國亦趁此形勢加強對香港及臺灣企業的統戰,一方面汲取他們的資本和技術、另一方面則為透過經濟融合實踐對港臺的帝國擴張。事實上在1990年代,香港和臺灣才是中國最大的外資來源,而西方企業則多把工序外判予港臺企業設在中國的工廠。除此以外,中國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從外資手上取得技術,藉此建立自身的工業基礎。簡要而言,這就是戰後東亞沿海各國的發展模式、再加上中國特有的規模效應而造成的經濟奇蹟。

中國經濟於短短二十年急速擴張,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價從1990年的971國際元、2000年的2905國際元、升至2010年的9324國際元,前後增加了近九倍。也就是說,中國從低收入國家發展成中等收入國家。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總量,則從11,028億增至124,734億,剛好能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從1990年的0.502、升至2000年的0.594和2010年的0.706,即是從低等水平發展成高水平。民眾之生活水平無疑會大為改善。

後六四中國在機緣際會下,其民眾不單能脫離赤貧狀態,國家也崛起成新興經濟強權。新興中產階級非但沒有像現代化理論預言那般成為自由化的中流砥柱,反倒變成黨國的忠實支持者:他們意識到自己新到手的財富,均來自黨國積極引入資金的政策。縱使他們很享受隨市場經濟而來的經濟自由,卻因此更不願攪擾既有政治秩序、不願讓自由民主衝擊令他們致富的建制。民間企業家受惠於黨國的扶植政策,不單無意確立自身的政治主體性,還與黨國官僚結合成利益一致的權貴資產階級。中國的新興企業,類似日本、韓國那些與政府關係密切的財閥:只是與黨國糾纏不清的中國企業,其官商勾結和靠家屬人事與政府連帶的日韓財閥相比,可謂青出於藍勝於藍。而普羅民眾縱受到種種不公壓迫,多只會怪罪企業和地方政府,堅信被地方勢力「蒙蔽」的中央政府最終會體恤民情。

而也許更重要的是,後六四的中國不單脫貧,還成為世界無法忽視的列強之一。隨著中國經濟起飛,其軍備及對外影響力均急劇擴張。香港和澳門分別於1997及1999年被納入版圖、淪為半自治的特別行政區,香港人對此百感交雜,中國官方卻視之為一雪前恥的盛會。親中派馬英九於2008年當選臺灣總統,則使中國寄望能透過「國共合作」,以經濟融合逐漸達成政治上的兼併。2007至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崩潰,使西方國家一度陷入經濟衰退,中國卻依舊維持高速增長。中國遂意得志滿地於2009年和巴西、俄羅斯和印度召開金磚四國(BRIC)高峰會,以世界經濟的拯救者自居。如今中國不單富而強,還有力問鼎全球。清末以來的帝國復興夢得以圓滿,更使民眾相信共產黨仍然掌握天命。

自由派相信經濟自由引致政治自由的現代化理論,卻與1990年代後的發展南轅北轍。受惠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中產階級和民營企業固然對黨國感恩圖戴,但未能適應市場而生活艱苦的基層民眾亦無法理解自由派那種將經濟自由與政治自由劃上等號的論述。國營企業在計劃經濟下原為社會福利的提供者,但企業在全面市場化後就要以營利為目標,不但未能延續既有社會救濟功能、更要大幅裁員。地方政府非但未能以社會福利政策彌補,反倒以招商投資為正業。他們既縱容企業違反環境、消防和勞工法規,亦為推行基礎建設和房地產投資以強制手段收地,令大批貧民流離失所。城市政府透過僵硬的戶籍制度,一方面汲取來自農村的人口紅利,另一方面卻拒絕為他們提供與城市居民同等的社會福利,便農民工淪為替城市人擔當厭惡性工作的「低端人口」。面對種種步向市場經濟的轉型之痛,使自由派未能適應而集體失語。

Shanghai_Skyline,_Dec2014

後六四思潮:帝國神學群魔亂舞

一些親黨國學者於此時針對自由派弱點,以中立姿態批判自由派,藉此提出暗助黨國的理論。王紹光與胡鞍鋼於1993年撰寫《中國國家能力報告》,指出黨國的國家能力於鄧小平時代就不斷弱化,還利用中國讀者之救亡心態、誇張地描述中國分崩離析的風險。王紹光將市場化改革後的種種亂象,都歸咎於國家能力弱化,並指責迷信經濟自由的自由派對此視若無睹。他指出國家能力和國家體制是兩種不同概念:專制國家的國家能力可以異常虛弱,而中國雖然必須民主化、但民主鞏固的前題乃強大的國家能力。然而,王紹光所講的民主,乃中國特色的民主。他以基要主義者的姿態,指斥西方的代議民主、自由民主和憲政民主乃不完全而「有修飾詞的民主」。王紹光故意忽略這些「修飾詞」的功用,是要消餌自由與民主間的潛在衝突、是要防止民主淪為多數人的暴政、是要防止魅力型領袖以群眾力量滿足個人野心。這種原教旨民主是否民主尚且可以爭論,但卻肯定是反自由的,甚至會為毛澤東主義那種動員群眾打擊少數敵人的集體暴力鋪平道路。

當中國於後六四時代走上富強之路,部份未能擺脫強國情結的知識人就如史華慈預言那樣變節,而王紹光這類「新左派」思想就為知識人轉向提供理論基礎。甘陽是其中一位較有名的轉向知識人。他於1980年曾是自由派,亦曾參與天安門學運、加入過首都各界愛國維憲聯席會。於六四慘案後甘陽逃離中國,並到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他未取得學位,就於1999年到香港大學任研究員,並於2009年歸國。他於1989年寫的一篇文章,曾提倡個人自由之重要,指斥大五四的知識人執迷於拯救國家和國族,從而忽視自由:

近百年來中國知識份子的最大教訓或許在於:他們總是時時、處處把社會、民族、人民、國家放在第一位,卻從未甚至也不敢理直氣壯地把「個人自由」作第一原則提出,因為在他們看來,個人自由似乎只是關乎一己之私事,豈能作為社會的第一原則?……然而,在我看來,正是在這裡,就已經隱含着他們喪失自己獨立性的可能。……從今天來看,五四時代提出「民主」和「科學」兩個口號,並沒有真正抓住問題的根本。不首先確立「個人自由」這第一原則,談甚麼科學,談甚麼民主?……這種所謂的「民主」和「科學」都有可能變成一種新的壓迫形式、新的專制方式。

然而甘陽到1990年代中卻以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成為新左派的代言人。他附和王紹光強調建立國家能力的主張,不再承認自由是先於一切的終極關懷。他表面上是為了反對自由派的經濟不干涉主義,認為自由派不關注社會分配不均的問題。當中國經濟日趨市場化,貧富懸殊只會日益嚴重。在此形勢下,平等比自由更為重要,而只有強大的國家方能有力紓緩種種社會不公。即或如此,甘陽此刻還是擺出開明的姿態,將自己的轉向包裝成自由派內部的路線之爭,並將自己的立場美其名曰「自由左派」。

甘陽亦像王紹光那樣主張「無修飾詞的民主」,並指責自由派為不信任群眾的知識精英。但他心目中的「民主」,卻是國家促成中央集權、壓抑地方勢力的工具。根據新左派的邏輯,社會不平等的元凶,乃不受中央操控的地方政府、以及與其勾結的資本。要打破這種壓迫,就須以動員民眾的民主政治,讓中央能有力量於地方貫徹管治意志、制約資本的貪婪。他以美國聯邦黨為案例,指出「民主」並不以地方分權為先決條件:

日後被稱為美國憲政民主之父的並不是「反聯邦黨人」,而恰恰是「聯邦黨人」。這就已經足以提示我們:中央集權未必一定就是專制,而地方分權也並不必然就是民主。

而美國的案例,甚至說明大國比小國更為優越,亦能論證中國將因大一統而偉大:

聯邦黨人在政治史上最大貢獻就在於他們徹底打破了民主只有在小國才有可能的西方傳統政治觀,在西方以至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奠定了「社會越大,越能妥當自治」這一截然相反的「大國民主論」……中國的大一統傳統或將極大地有助於中國最終成熟為一個「憲政布於天下」的偉大現代政治共同體。

甘陽故意忽略美國政治的基本常識:縱使美國最終確立聯邦政府的絕對主權,其制度卻依然強調州權對聯邦政府的制衡。參議院和選舉人制度,用意均為增強小州的議價能力。部份大州的自主性,甚至比一些管治失效的小國更強。美國的民主管治表現亦非特別亮麗,於2017年經濟學人信息社的民主指數排名僅為21位。除加拿大和澳洲外,排在前頭的都是中小型國家。而加澳兩國國土雖大、人口卻是中型國家水平。

而更重要的是:美國之發展史極其獨特,並非其他國家所能比擬。歐洲人開拓北美洲時,幾乎把原住民屠殺殆盡,讓美國能以處女地的姿態吸納各方移民。考慮到美國的規模,那其實是個均一的國家,比較貼切的說法是「在共有文化下均勻地多元」。這正正是美國作為大國仍能維持民主的原因。東亞大陸顯然不是這種地方。若要在此地建立大一統的「民主」,也許先要以歐洲人屠殺原住民的蠻勁,把大陸各地在族群、文化、語言、政治理念上的差異用公權力強行夷平,如此方能成事。

甘陽到21世紀,丟下「自由左派」的遮羞布,高調提倡黨國專權的帝國主義,如此可謂「大一統民主」的自然發展。他指出儒家禮教、毛澤東主義和鄧小平思想三者之間看上去似有斷層,但其實應當視為連綿不絕的華夏道統的三個階段。是以當代知識人應當「通三統」,在這三大傳統汲取思想資源融會貫通,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甘陽認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偉大的文明帝國,只是到十九世紀不敵西方船堅炮利,才被迫降格參與建構國族國家的遊戲。二十一世紀當為中國的世紀,中國也應當建立以自己為中心的世界秩序,重新成為超越國族國家的文明國家。我們至此理解到甘陽何以轉向:當中國於後六四時代國力提升,他就重新燃起那潛藏的強國夢。這追求富強的心志,就是百年來知識人戀慕帝國威榮的復興夢,為此他們不惜侵害自由、以集權國家之力集合群眾之力重建帝國。

另一位轉向知識人劉小楓則頗為傳奇。他於1980年代起自稱為不信教的「文化基督徒」,在1989年到瑞士巴塞爾大學攻讀神學。學成後先到香港,並先後在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和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任職。他這時候提倡沒有信仰的文化基督教,遵從的是1980年代自由派知識人的邏輯:如飢似渴地吸收西方思想、甚至不惜把西方浪漫化,想直接將西方模式套用在苦無出路的後毛澤東中國。他歸國到中山大學和人民大學任教後,卻轉向成為國家主義者,並積極引介施米特(Carl Schmitt)是的納粹法學。

劉小楓於2010至2013年舉辦了三次關於中國近代史的演講,思路近似甘陽「通三統」之說。他以煽動仇外的口吻,控訴美國一直都想阻止中國步向富強。而來自西方的啟蒙思想,則是近代中國一切劫難的源頭。中國以儒家禮教治國的精英政治,正正就是德裔美國政治哲學家施特勞斯 (Leo Strauss)推崇的「賢人政治」,而近代知識人想要推動啟蒙、促進自由,只是庸人自擾的破壞。而毛澤東則撥亂反正,以儒家聖王的姿態驅除啟蒙遺毒、實踐黨國主導的賢人政治,是以當尊稱他為中國國父。

劉小楓的轉向,歸根究底是對平等主義的絕對排斥。他認為人類心性德性皆有異、人人水平不同,而真理也只能向少數聰明通達者顯明、愚蠢的凡人應當默默接受智者的領導。自由派主張啟蒙,只是讓愚者承擔自己承擔不起的責任。劉以蘇格拉底被處死的歷史為喻,指責自由派意欲煽惑民眾敵擋智者:

陪審團中那些非處死蘇格拉底不可的人是誰?是雅典民主政體的政治家……哲人與人民的對立是假象:因為人民既搞不懂也不關心哲人的言論,真相是哲人與自認為代表人民的自由民主的知識份子的對立。

劉小楓認為民眾的本質是反智的。他們沒有哲思的能力、沒有追求啟蒙的意願、也不介意讓全知的智者帶領。自由派提倡的啟蒙和解放,歸根究底只是偽議題。劉小楓認為自由派之所以卑鄙,是因為平庸的大眾若得知世界的真象,就只會陷入完全的絕望:

哲學搞到盡頭,一定會撞上虛無。然而,哲人的美麗恰恰在於,不可讓自己發現的這個世界的虛無本相大白於天下。

套用蘇格拉底的比喻,唯獨像劉小楓那樣的智者才有資格作個痛苦的人、才有能力明白真理。而凡夫俗子皆應樂於做頭快樂的豬、不要妄圖獲得啟蒙。讓智者以先鋒黨角色欺瞞民眾、帶領民眾,民眾才會快樂、社會才會和諧。倘若甘陽是為了大一統帝國的榮光而捨棄自由,劉小楓就是為了先鋒黨的尊嚴背叛基督。他當初選擇成為「文化基督徒」,是要利用洋教洋和尚的身份與民眾區隔:如此他就可以在扮演德拉克羅瓦(Eugène Delacroix)的名畫《自由引導人民》之自由女神,在英雄主義的浪漫氛圍下帶領民眾走向自由。但當他發現人獲得自由、就會追求獨立自尊,既不倚賴上帝、更不需要先知,他就必須另闢蹊徑才能滿足那身為智者的虛榮心。此刻中國帝國崛起、耶穌又不是中國人,那樣他自然就會離棄基督、擁抱自孔孟承傳到毛澤東的帝國神學,並自詡為幫助帝國開基創業的國師。就如猶大出賣耶穌,不是為那只值四個月工資的30塊銀錢,而是出於身為奮銳黨先鋒的虛榮。

而一度被共產黨視為封建餘毒的儒家思想,弔詭地於後六四時代成為炙手可熱的顯學。只是這新興中國新儒家學派,卻高調的反對西方、質疑自由。他們把香港和臺灣的新儒家視為假想敵,指責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等人想要引導儒學適應西方的自由民主,是在搞自我夷狄化的自虐儒學。中國新儒家主張惟獨中國才是文明中心,國土以外的種種思潮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凡是主張向西方學習的論調,他們都要反對到底;面對自由主義,他們更是嗤之以鼻。他們主張儒學必須政治化,批評港臺新儒家只搞內在修養的「心性儒學」。為了抗衡港臺的「歪風」,中國新儒家必須定位為輔弼帝國的「政治儒學」。

這種政治儒學,實際上是帝國儒學。他們反對一切的民主,認為民意只是一時一地的私益,而儒者卻要以「為萬世開太平」為己念。為此就必須重建一個長幼尊卑、內外上下皆井然有序的社會。自由、民主和平等的訴求,只會破壞秩序、損害和諧。儒家應做的是扶助政權、引導當權者成為儒家聖王,如此象徵宇宙意志的「君主」就能以儒教維繫人心、以壓倒一切的階級穩定促成社會和諧。在過個過程中,「政府利用儒家、儒家也利用政府」,最後達成所謂的「王道政治」。

另一些學者則着眼於重建華夷尊卑的秩序,意欲建立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華夏天下體系。他們認為由獨立主權國家組成的西發里亞體制,是由西方霸權主導、也是由西方帝國主義強加諸世界各國之上。是以西發里亞體制強調西方之優越、以及西方與世界的對立,從而肯定西方對世界各地之侵略。與此相比,以中國為中心的華夏天下體系,卻主張和平崛起,以及國際間的平等和包容。只是這些講法故意淡化華夏天下體系的侵略性,將東亞大陸幾千年的血淚輕描淡寫成平等包容的文化融合。

然而事實上東亞大陸的帝國大都講究華夷之辨的差序秩序,帝國中心與被侵略者之間也存在着「君子勞心、野人勞力」的不平等社會分工。帝國以文明教化「懷柔遠人」,看似和平包容,背後卻是「天下歸心」的野望、是要無止境地吞食天下的狼子野心。所謂新天下體系,就是要向西方叫陣、以中國霸權取代西方,並建立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帝國體系。

自由派學者徐友漁認為,後六四時代的中國思想界,已呈自由派、新左派和傳統文化保守主義三分天下之局。這種評估還稍嫌樂觀。在前文我們已看到新左派已學會挪用帝國傳統文化的思想資源,而中國新儒家則樂於攻擊當局所抗拒的自由主義普世價值,這兩股親黨國思潮正合流協助當局維穩。在帝國崛起的氛圍下,自由派於論爭節節敗退、其社會影響力不斷消減。

在21世紀開始浮現的維權運動,亦只是自由派的負隅反抗,無法扭轉帝國夢壓毀自由夢的大勢。這些年來的維權運動大多限於經濟民生的議題,抗爭的對象多局限於地方。雖然這些抗爭得到自由派知識人的協助,卻始終未有串連成全國規模的政治抗爭運動,大體上仍是分散的偶發事件。大部份抗爭者都未有參與反體制社會運動的自覺,亦未能組織起來,儘管這樣已令當局甚為警覺。

中國的社會抗爭始終未脫清帝國以來的路徑依賴,抗爭者多只反地方貪腐而迴避體制問題。他們把中央想像成有道德感的明君,而抗爭則是想以道德「孝感動天」、期望能感動中央出手對付地方的奸邪。如此抗爭愈頻繁,中央政權的認受性卻只會愈來愈高。事實上黨國體制的認受性也未有動搖過,而習近平於2012年上任後即高調推行反貪腐運動,實際上就是扮演傳統明君的角色,如此再加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黨國體制在可見的未來似乎仍將屹立不倒。

美國平民思想家賀佛爾(Eric Hoffer)曾指出,戰後亞洲之所以動盪不安,既不是因為共產主義的滲透、也不是源於殖民主義的壓制。問題的徵結,在於亞洲人渴慕威榮。他們之所以躁動不安,不是因社會不公而義憤填膺,而是在憤恨自己在強敵前的軟弱無能。於是獲得力量,就比實踐公義更為重要。從五四前的轉型時代、到後六四的經濟起飛時代,中國追求的都是帝國的威榮。中國的政治領袖和知識階層都把自己看作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一方面強調現狀如何屈辱、另一方面又期待他日報仇雪恨的榮光。五四前的新文化運動以及六四前的自由風潮,不過乃帝國復興運動中曇花一現的小插曲。當中國國力於後六四時代暴增,帝國夢壓倒自由夢就是難以逆轉的歷史趨勢。只要這個帝國崛起的歷史過程還未終結,東亞大陸就不可能有自由化的空間。

2008_Tibet._China.

總結:為了自由,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五四和六四的自由夢之所以無疾而終,是因為政客和知識人皆動機不純。他們渴求的是一個強大的帝國,希望能以國家的力量滿足種族主義的虛榮心。中國人心底渴望富強,只有少數人能像劉曉波那樣有着自由高貴的靈魂。他們或會為追趕世界潮流、或是為壯大國家而主張民主與自由,但大部份人着緊的,卻不是個人的獨立自尊。如此只要他們遇到挫折,或是遇到難以說服的民眾、或是遭遇船堅炮利的外侮,就會傾向精英領導的集權主義,並置自由理念於不顧。

華夷尊卑的意識於東亞大陸根深蒂固,是以當來自遠方的西方人帶着先進科技挑戰清帝國的霸權,清國人之認知就不再協調。及後東亞體系的小國日本憑藉源自西方的技術,把天朝大國打得落花流水,東亞大陸也不得不向陌生的西方求現代化之學問。而在學習的過程中,清國知識人陷入既自卑又自大之情結。在初接觸西方學問時,他們總愛說他邦種種新奇事「我國古已有之」;在學習的過程中,又覺得不管如何努力還是會遭西方人白眼,因而深感屈辱。

但習過西學的知識人面對國人,又會鄙夷國人對外界的無知,自詡為接觸過世界潮流的先知先覺者;面對政權,一方面以懷才不遇的心態埋怨保守的當權者未能知人善任、一方面又期望能扶助明君謀帝國復興之大業。這就有如管禮雅筆下對西方愛恨交纏、於國內又無法一展所長的俄羅斯知識精英:管氏認為俄國精英自卑仇外、懷才不遇的怨恨,乃主導其國族建構之集體情緒。最終俄國以先鋒黨奪權的模式完成其國族建構,並以集權主義肅清社會中潛藏的外國奸細、以侵害個體的方式集合全國之力,與或真或假的外敵周旋。而中國的國族主義,也是如此走上極權主義之路。

中國國族主義的目標,不外乎是要「師夷之技以制夷」,想要藉現代國族主義的動員力,趕走圖謀不軌的外人、恢復帝國的榮光。中國的愛國主義、國族主義,歸根究底是要在清帝國原有領土的基礎上向外擴張的帝國主義。除此以外,富強的中國也要改變既有國際秩序,要「以我為主」地建立以中國為天下之中的新世界帝國體系。中國國族主義常自詡為反帝解放運動,但他們只是反對別國的帝國主義,心底卻想要以自己的帝國主義取而代之。到1990年代,中國乘着全球化浪潮,就要把百年來的帝國夢逐漸化為真實。美國土耳其裔中國研究大師德里克(Arif Dirlik)認為:

在1989和1992年之間……黨的領導人決定解決帶來六四事件的這些矛盾,他們將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間的鴻溝消除……新千年的中國,成功利用全球資本提供的機會,得以在「中國崛起」的脈絡中成長……世界第二的經濟力量很快就學到世界第一的帝國政策,美其名是「中國特性」,實際上乃是將早期帝國朝貢體制迴光返照,和半個世紀試圖挑戰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革命遺產混在一起。

這種戀慕帝國榮光的國族主義,使中國在本質上欠缺讓自由民主植根的土壤。為此我們可參考同樣以多元一體民族論立國的戰前日本。日本於二十世紀初,民眾透過一連串的抗爭要求民主參政,他們一方面爭取於本島推行普選、自由化改革和分配正義,另一方面又支持海外的帝國擴張。他們相信本島的改革與帝國擴張可以相輔相成,美國日本史學者安德魯.戈登(Andrew Gordon)稱之為「帝國民主」。最終憲政會首相加藤英明於1925年與在野黨達成協議,眾議院遂於5月5日通過《普通選舉法》,讓本島25歲以上男性皆獲得選舉權。

但隨之而來的所謂「大正民主」卻異常短暫。1920年代末的階級衝突和經濟不景令民情出現變化,到1931年軍方繞過民選政府於滿洲發動九一八事變,令日本踏入戰時狀態。除卻少數忠貞的日本共產黨員,大部份曾擁護自由民主的日本政客和知識人都決定「相忍為國」、大批自由派和左翼知識人為帝國夢而紛紛轉向,支持由官僚和軍人聯合專政的例外狀態。轉向的政客則透過選舉政治替官軍共治的體系帶來認受性,到1940年更加入名為大政翼贊會的準法西斯組織。

對帝國邊陲的民眾來說,帝國民主的承諾更猶如畫餅充飢。雖然多元一體民族論主張對帝國境內全體臣民一視同仁,但當局及本島人對邊陲民眾始終充滿成見。殖民地當局常以民心尚未融合為由不斷拖延,並於當地推行意欲消除既有文化的同化政策,在實踐上則變成在文化上的種族滅絕。東京要到1945年敗戰前夕,才宣佈讓臺灣及韓半島的民眾取得完全的政治權利,不過為時已晚。只要帝國夢猶在,民主就不可能持久、更不可能令帝國邊陲的民眾受惠。

即使中國能展開民主化過程,帝國民主也無法確保東亞的自由與和平。就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歷史社會學家米高曼(Michael Mann)指出,民主化初期往往會伴隨族群矛盾的白熱化:新興民主國家的政客及民眾皆對民主政治缺乏概念,是以其政治陣營間的區隔多建基於族群身份,而不是較抽象的政策偏好。政客因而會偏好以族群認同區分敵我,甚至靠煽動仇恨爭取選票。這些矛盾要待民主政治日趨成熟、自由價值日益普及、公民社會日漸壯大後,才有望於一代人的時間內逐漸化解。

然而,在一些族裔國族主義傳統較強的國家,主流族群主導的政權取得民意認受後,就會想按主流族群的偏好改造國家。他們或會要求少數族群融入主流、或是將少數族群當作二等公民,不論如何都可能引致意欲「淨化」國家的多數人暴政。倘若這些國家民主化的底氣不足,很可能就會採用種族清洗的「最終解決方案」,令脆弱的民主迅即衰變為法西斯體制。尤有甚者,煽動族群矛盾的政客亦可能會主張收復故土,以行動串連鄰國的同族,使國內的族群問題激化為國際的邊境衝突。

而中國國族主義正正就是一種主張收復故土的族裔國族主義。中國國族主義者會要求清帝國故域內的所有民眾,皆要融入並效忠於所謂的中華民族:在實踐上這是要求少數族群採用漢族本位的主流文化。而中國的國族建構,基本上亦是收復故土的歷史過程:中國於1949年以「和平解放」之名侵吞新疆、在1959年消滅實際管治西藏的噶廈。到1997和1999年,則從英國及葡萄牙奪取香港和澳門、並持續削弱其自治權。此後中國以虛構的九段線為理由入侵南中國海,又以文攻武嚇的手段想要染指實際獨立的臺灣。就如這篇文章一直強調,中國並未接受過自由價值,也未曾有過真正的公民社會。一直關注少數族群問題的中國異見人仕王力雄斷言,中國若然民主化,其前景將極不樂觀;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淪為群眾暴力的普羅帝國主義:

如果現在的中國政府打臺灣,會被認為是專制對民主的進攻,民主國家會為此保護臺灣。但若中國實施了代議民主,在極端民族主義的鼓動下,選民以符合程序的多數投票贊成打臺灣,包括打西藏、打新疆,不是沒有可能的,那時國際社會該如何判斷和對待?我把代議民主稱做「數量民主」。

東亞大陸何以和自由絕緣?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大陸的政客、知識人和民眾都眷戀着帝國的榮光。他們把帝國的面子看得比個人的尊嚴更為重要,想無所不用其極地取得在外族面前吐氣揚眉的力量。這樣的國家即使有機會民主化,也只會淪為仇外的群眾暴政,甚至會演變成向外擴張的法西斯霸權。事實上如今的主流民意,亦支持共產黨黨國以威權政治集中力量富國強兵。國際社會面對中國之強權,也是不斷犯錯。當年西方把東亞納入西發里亞體系時,不顧體系的內在邏輯而把清帝國當成壟斷整個東亞大陸的法人,之後又讓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先後繼承此法人身份。批評西方帝國主義的進步知識人,則無視東亞大陸帝國曾稱霸東亞之歷史事實,單純地把中國視為帝國主義的受害者。如此皆助長了中國的氣燄,讓他們能披上國族自決的偽裝、行帝國主義之實。

東亞若要維持長久的和平、自由民主若要在東亞植根,就必須修正昔日便宜行事的歷史錯誤,裂解在大陸上的帝國體系、建設由民主小國構成的東亞列國秩序。建設民主中國之口號雖然漂亮,實情極不可取;若然愛民主、為自由,則當建設民主東突厥斯坦、建設民主西藏、建設民主廣東、建設民主湖南,諸如此類。東亞新秩序的建構,當由臺灣和香港開始,因為兩者一個是實際獨立的國家、另一個尚且還是相對獨立的自治體。讓臺灣成為有實有名的臺灣共和國,並鞏固臺灣國族主義的國族建構;讓香港本土思潮從本土情懷提升為國族情懷,先挽回日漸消逝的自治、再將自治提升為實際的獨立。

就以臺港為抵抗中國帝國擴張的前哨、讓臺港示範何為沒有帝國的東亞體系,最終要令東亞大陸的帝國分裂、令民眾丟棄帝國稱霸的顛倒夢想、並在東亞大陸各地創立多個獨立自主的自由國家。就如旅德中國異見詩人廖亦武於2012年獲得德國書業和平獎後的謝辭所云:

為了孩子不再死於無辜,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為了母親不再無辜地失去孩子,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為了中國各地的人們不再流離失所,淪為世界各地的累贅,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為了葉落歸根,為了將來有人守護祖宗的墓園,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為了全人類的和平和安寧,這個帝國必須分裂。

《上報》.2019年1月1-9日

中國帝國擴張的歷史路徑

過往的主流歷史論述中,往往會把中國描述為西方殖民主義的受害者。這些論述多會指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就遭到所謂的「百年屈辱」,主權因種種不平等條約而遭西方列強侵蝕,使其淪為被瓜分的半殖民地。隨後中國經歷國族主義和共產主義革命,抗日戰爭取得勝利,驅逐殖民勢力並收復主權。這種觀點傾向以同情的角度描述當代中國的制度暴力,認為當局之所以要用集權政治富國強兵,是為了掙回百年屈辱而錯失的發展機會。而中國對屬地的高壓統治、以及與鄰國的邊界糾紛,亦因此被視為維護領土完整的正常舉動。

然而,這種主流歷史論述卻未有反映事實之全部。當清帝國於1870年代在沿海遭列強侵蝕主權之際,左宗棠卻率軍攻入中亞,以殘暴的手法鎮壓維吾爾人,到1884年清帝國更將其中亞屬土編為新疆省。到1880年代,清帝國更模仿西方殖民主義的做法,先於1882年趁朝鮮王國發生政變出兵干預,然後先後在1882年和1884年與朝鮮簽訂不平等條約,並在仁川設立清租界。內外交困的清帝國尚且會積極擴張,更何況已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現代中國?中國於21世紀將其新興經濟實力,轉化為影響各國政治經濟發展的「鋭勢力」,並高調地讓「以我為主」的外交作風達成所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近年中國提倡的「一帶一路」,於航運據點大撒金錢建設基建,再以債務操縱位處戰略要地的小國。即使在西方國家,中國還是能透過投資計劃、政治捐獻、文化交流的方式,對西方社會各界全面統戰,並多番刺探科技及軍事情報。中國顯然不是帝國主義無辜的受害者,它本身亦蛻化為意欲經略寰宇的復興帝國。

國際關係學界對中國崛起並步向帝國主義,卻相當後知後覺。他們有的只將目光放在當代,或是以相對較低的人均收入否定中國稱霸之可能,或是訴諸庸俗的現代化理論以說明中國將和平演變。放眼歷史的,則會依從中國方面的論述,把東亞大陸的帝國是為和平包容的典範。能夠正視東亞大陸從舊帝國到當代中國皆有追求帝國擴張之歷史路徑的著作,可謂鳳毛麟角。中西輝政《中國霸權的論理與現實》和王飛凌《中華秩序》兩書可謂不可多得之著述,可助我們反思中國崛起背後的歷史基礎,以及其近年重振帝國榮光的野心。

吞食天地的中原聚寶盆

據中西輝政的觀察,東亞大陸的帝國史有兩種與別不同的特點。眾所周知,自秦帝國於公元前3世紀統一大陸,就有一連串的帝國盤據於東亞大陸中央的中土。縱然有部份帝國只能算是地方政權,但後人依然能畫出一條連綿不絕的道統傳承。但中西卻進一步指出,這些接二連三的帝國雖有着類近的核心地域、其構成及內涵卻一直演變。在公元4至6世紀的民族大遷徙,使隋帝國和唐帝國在文化和血統上都深受鮮卑等內亞民族影響。就如陳寅恪所言,隋唐精英門閥「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即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

但到公元10世紀,宋帝國卻強調華夷之辨、掃除內亞文化對中土之影響,之後明帝國則以更保守的方式延續這作風。17世紀中滿洲人入主中土創立清帝國,則為另一個轉折點。清帝國之疆土,除中土之外,還包括滿洲、蒙古、青藏高原和被稱為「新疆」之中亞屬地。東亞大陸在這之前的眾帝國,大都只能短暫佔據中土以外的周邊,但清帝國卻能將各部整合為一體。如此當中國國族主義於19世紀末興起,便形成清帝國領土「一點都不能少」的大中國想像。

東亞大陸各地文化及血緣均大異奇趣,民族構成亦一直演變,何以在過去2200年卻一直出現涵蓋整片大陸的大帝國?夏、商、周王國先後稱霸中原,但中原依舊列國林立、所謂霸權也不過是大國主導的列國聯盟。這些國家起初都是只有一座城池的城邦:在當時的概念中,居於城內的都被視為國民,而活在外邊的則是鞭長莫及的野人。是以漢文的「國」字,就是代表城牆的「囗」內,寫上代表武力的「戈」、代表土地的「一」和代表民眾的「口」。後來這些國家互相攻伐、兼併,於周王國衰微後形成七個大國,而當中的秦王國於公元前221年吞併其餘六國,並建立東亞大陸上第一個帝國。中原之地勢猶如一個聚寶盆,為東亞大陸的交通要沖、人流物流集中之地,當中各生活形態迴異的族群因政治統一的緣故,隨人流聚集變成統一的集團。秦帝國在中原北邊建造廣為人知的萬里長城,猶如宣告整個中原已成為一個巨型城邦,而當中因各種理由聚集的人都已變成秦帝國的國民。

東亞大陸帝國的國家觀念,並非建基於文化、血緣或宗教,而是「城牆之內、盡皆國民」的城邦觀念。中原於地緣上乃大陸人流物流之中心點,而又長期是東亞已知世界獨一的文明中心,城邦觀念就在「一個文明、一個國家」的現狀下,演化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觀。由於帝國國民的身份並非建基於文化、宗教和血緣,即使中原的民族構成隨時間轉變,帝國體系仍可能得以維繫。隨着世界氣候於公元4世紀轉冷,中亞和內亞的游牧民族大規模向歐洲和東亞遷移。西方的羅馬帝國因受不住民族大遷徙的壓力而衰落,自西羅馬帝國於公元476年覆亡後,列國體系就成為歐洲的常態。在東亞大陸,晉帝國因內亞民族入侵中原而於公元316年滅亡。黃河流域各族群紛紛建國,而大批晉帝國世族則逃亡至邊陲的長江南岸,並於翌年擁戴琅琊王司馬睿成立流亡政權。但東亞大陸的列國體系只維持272年:隋帝國於589年吞併陳帝國後,帝國體系又重新成為常態。非但如此,原先東亞大陸「大城邦」的已開發地區只局限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如今長江流域亦因晉室流亡而得以發展,使東亞大陸帝國的規模比以往更為龐大。

由於主導帝國的意識形態不是形而上的宗教、純粹只是世俗的政治考量,帝國的對外政策因此傾向務實。也就是說,「大城邦」的「城牆」可以隨國力形勢而伸縮。在強鄰環伺、國力不振之時,帝國傾向躲進小樓成一統,專注內政而莫理化外之民。即或如此,帝國仍寄望他日能東山再起、盡顯本色。就如中西先生所言:

即使是在周期性的環境當中,依然強烈的渴望「統一」,當中國社會因這樣的衝動而運作時,便開始意識到超越中國的普遍性世界。然而一旦中國世界(再度)統一了,渴望「普遍」的志向便被「體制化」⋯⋯「渴望統一的衝動」總是伴隨着心理上的惰性,以往嚮往的「普遍」,在統一後成為充實國力的歷史條件,不久後再度膨脹為對「外」的渴望。

東亞大陸帝國勢弱時,多傾向韜光養晦。但只要能力容許,就會將版圖盡可能向外推,以達成「一個世界、一個文明、一個國家、一位皇帝」的政治理想。帝國亦積極將因種種因素未能征服的外國其納入朝貢體系,設法不發一兵一卒就使對方臣服。辛亥革命雖在名義上結束了帝國體系,但這種天下觀念對當代中國影響深遠,對中國與東亞諸國的外交影響尤鉅。

但如此幅員廣大的帝國,成員既沒有共同的文化、宗教和血緣,又當如何維繫?一部份的原因,是因為東亞大陸通行的漢文,是種言文分離的文字。東亞各地知識人只須學會書寫漢字,此後即使語言不通,亦能以文字筆談、發佈政令。部份原住民則以土語的邏輯學習漢文,帶着鄉音學習中原的上古漢語或中古漢語。這些混雜語言,最終演變成各種互不相通、但同樣能以漢文表達的漢語族克里奧爾語。然而除此以外,東亞大陸帝國之維繫,亦不得不倚靠各種愚民的意識形態。

秦漢體制的愚民反智論

在公元前5至3世紀,周王國名存實亡、中原亦陷入列國爭霸的時代。但周王國霸權的瓦解,亦帶來空前絕後的思想自由:周國文化此刻已非文明的標竿,列國相爭的政治秩序易使各國君主渴求治國良方。此刻知識有價,列國知識人亦能於此大環境下百家爭鳴。這二百餘年湧現的新思潮,有的確立道德倫理、有的批判建制、有的思索利民紓困的技術,但最終改變大局的卻是以知識為霸王服務的法家思想。開創道家思想的老子着重實踐理性,認為時下學究過分沉迷理論,故有「絕聖棄智」之說。他不鼓勵民眾與官僚探索理論,認為「民多智慧,而邪事並起」,因而為政者當「不尚賢,使民不爭」。法家則延伸道家的邏輯,認為民眾注定是愚昧無知、既好財利又貪生怕死,是以君主要順利施政、就不能讓民眾掌握知識。如韓非所言:「民智之不可用,猶嬰兒之心也。」為政者只需讓民眾溫飽,然後就要用嚴刑峻法使他們服從,如此君主就能從民間取得征伐天下所需的人力民力。為此君主必須壟斷一切的知識,不能用讓民眾有閱讀和思想的自由。

秦王國越公元前356年起用商鞅,自此以法家治術治國,使國力迅速擴張,並於公元前221年一統中原。秦帝國欲以刑法實踐中央集權,但隨後的史實證明單靠刑法無法長期確保帝國的認受性。領導秦王國吞併餘下六個大國的始皇帝於公元前210年駕崩,繼任者卻缺乏威信,是以民變四起、六國遺民亦趁機復國,令帝國僅僅三年後就覆亡。此後中原一度在楚王國主導下短暫回復昔日的列國體系,但劉邦的漢王國卻於五年內消滅包括楚王國在內的列國,再度一統中原。漢帝國建國後廢除不得人心的秦法,並折衷地撤回部份中央集權措施,但如此皆不是維繫帝國的長遠之策。最終漢帝國君主將目光放在注重倫常禮法的儒家思想上。

儒家思想的終極關懷,是要以人的良知建立和諧仁愛的社會秩序。他們主張知識人當教化民眾,以禮法彰顯人性的美善。在道德實踐上,則是確立父慈子孝的家庭倫理、再以此為君臣之間政治秩序之模範。儒家思想一方面主張制約君權,比如孟子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則主張「從道不從君、從義不重父,人之大行也」。但與此同時,禮法不單要限制君王,亦要約束民眾。民眾理當得享仁政,但亦有遵從禮法之義務:除非在上者有違禮法、施行暴政,民眾應當尊重上尊下卑的社會秩序。儒家一方面主張仁愛政治,但錢幣的另一面則為秩序情結。

漢帝國君主利用儒家思想的兩面性,把法家的內容偷渡進去。君主一方面作出施行仁政的承諾、另一方面則以家庭倫理實行間接的社會控制。實際運作上,則將倫常禮法當作刑法使用、把禮法對君主的約束輕描淡寫、並把儒家經典變成「經義斷獄」的思想控制機制。但以家庭倫理控制社會的做法,比較貼近民間既有倫理觀,也就不會像刑法那樣使民眾覺得不近人情。與此同時,以禮治國的方針亦強調家長約束子弟的父權,並以此為社會控制的主要手段。如此則使家長及其繼承人成為帝國共犯結構的一部份。除此以外,這套意識形態講究的是世俗社會的長幼尊卑。帝國內不同文化、語言、血緣、宗教的族群,只要有着農耕社會的家庭結構,就可以與帝國意識形態契合。王飛凌如此總結這套秦漢式帝國思想:

儒化法家制度在政策實踐中打磨了秦式極權主義政體的粗礪棱角;在意識形態上,更支持威權主義而不是極權主義,通過將帝制國家擬人化為父系家長制,並借用上天(即上帝或大自然)授予的神力來降低統治成本;在功能上,秦漢政體是一個前現代的組織結構,它的政治治理、經濟體制和社會生活之間的關係保持着一致性。通過仿效最重要、最穩定的人類組織——家庭,給儒家關於權威、等級、和諧與繼承的種種規則、隱喻和規範,淡化了極權主義政治機制,使得漢帝國版本的法家政體比秦帝國版本更穩定,成本更低,也更容易為民眾尤其是社會精英們所接受。

此後秦漢模式外儒內法的意識形態,就成為東亞大陸的主流,並持續進化。朱元璋以暴力手段創立明帝國後,以保守版本的儒家理學為正統官學、亦更強調尊卑有序的意識形態,從而為戶籍身份世襲的僵化新制度背書。明帝國亦透過鄉里組織自上而下灌輸理學教條,以意識形態速使民眾服從。此後社會氣氛雖曾隨明帝國衰落而稍為鬆動,但之後清帝國以文字獄進行思想審查、而其知識人亦相信明末清初的天災人禍乃思想脫序招致之惡果,令思想氛圍再度趨向保守。因著知識階層的退縮,秦漢模式的社會控制比以往更有效、更壓制。王飛凌認為秦漢以來的意識形態雖令東亞大陸帝國體系能持續2200餘年,卻有系統地阻礙和懲罰有違官方意識形態的獨立思考。明帝國和清帝國對理學教條的保守詮釋,令科學技術的創新大不如前,經濟效益亦未能趕上全球的現代化發展。最終東亞大陸帝國「沒有留下文藝復興、沒有帶來啟蒙運動、沒有開啟工業革命」。大一統的帝國體系也未有如一些論者想當然那樣對東亞的和平有過正面影響。帝國強盛時,往往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執念、不惜虛耗國力向外征伐;帝國衰落時,中土各方勢力則會為爭奪中央政權內戰。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中,有近半發生在東亞大陸帝國體系之內。

共產黨自20世紀中以來的極權統治,亦是這種秦漢邏輯的延伸。只是外儒內法的舊意識形態,被馬克思外衣包着法家內核的毛澤東思想取代。共產黨的組織幹部,則擔當着昔日儒官集團的角色。舊帝國將「民心所趨」視為帝國「天命」之所在,毛澤東則透過煽動群眾暴力的政治運動取得政治認受。後毛澤東時代的中國雖放棄群眾暴力路線,但仍然以中國國族主義的意識形態壓倒民眾之自由思考,也像法家那樣以溫飽和刑法令民眾服從。

自清帝國19世紀中遭遇西方帝國之來襲,也被迫放棄天下帝國的觀念,被迫成為西發里亞國際體系之一員。東亞大陸的帝國主義,亦於世紀之交轉型為中國國族主義。但中西輝政和王飛凌均認為中國未有心悅誠服地遵從西發里亞體系的遊戲規則,特別在1990年代經濟起飛之後中國就一直想重建「以我為主」的天下帝國體系。中西輝政指出中國近年與其他東亞國家交往時,往往遵從昔日朝貢體系的邏輯,比如把朝鮮視為自己的藩屏。毛澤東在延安時期,就把韓半島、緬甸、不丹、尼泊爾和越南等地現已獨立建國之地,與香港、台灣、澎湖和旅順等量齊觀,同樣視之為被人搶奪的「中國的許多屬國與一部份領土」。中國經濟改革後無法再倚靠共產理想取得政權認受性,就只能重振秦漢帝國主義的意識形態:親政權的中國知識人為帝國擴張搖旗吶喊,有的鼓吹建立以中國為中心的天下國家體系、有的主張以儒化法家的「中國價值」挑戰西方「普世價值」的「霸權」。中國於21世紀亦拋棄「韜光養晦」的務實低調,以大國崛起的姿態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王飛凌如此解讀中國近年的基本國策:

中華秩序的復興將把全世界置於一個中央集權政府下,一個(但願是仁慈的)獨裁者而非法治制度之下。中國夢裝腔作勢地要把19世紀以前中華世界的長期停滯和專制主義,重新包裝,作為中國針對現存西發里亞體系而提出的替代方案⋯⋯北京的新國際努力儘管被勾畫為一種所謂的「另類現代性」,但其實不過是另一種形式的帝國主義而已。

東亞大陸在儒法混合的意識形態下,過去2200餘年中的大部份時間,都是由專制而敵視自由的大一統帝國統治。到20世紀儒化法家的作風又與舶來的黨國主義合流,使中國淪喪於極權主義的鐵蹄下。難道東亞大陸的政治秩序就沒有其他的可能?

曇花一現的澶淵體系

活躍於公元10至13世紀的宋帝國,可說是東亞大陸帝國體系中的異數。宋帝國之立國方針,亦源於對帝國體系之反省。唐帝國雖在7世紀至8世紀期間盛極一時,但自地方將領安祿山於755年叛變後,東亞大陸局勢就持續動盪。隨後一個半世紀,地方將領擁兵自重、密謀奪取中央執政權。軍閥朱溫於907年簒奪帝位後,各地勢力即自立建國,令帝國體系一度崩潰。趙匡胤於960年發動政變創立宋帝國後,除策劃統一中土的戰爭外、亦要擺脫武人干政的傳統。他一方面收回地方兵權,另一方面則確立由文人執掌中央政權的原則。由於既有世族因前朝之戰亂而衰落,宋帝國只能透過科舉制度,讓民間知識人透過考試取得公職。

宋帝國開國時,在內亞的契丹人早已趁中土連年爭戰、學效東亞大陸的模式建立遼帝國,並一直控制着中原北部。雖然宋帝國曾嘗試以武力一統中原,但其軍事力量卻遠不及遼帝國。遼帝國1003年南侵、意欲吞併中土,部隊翌年末打到澶州時,戰事卻呈膠着狀態。雙方只得講和,並於1005年初締結盟約:宋遼兩國約為兄弟之邦、而宋帝國此後需要每年向遼帝國輸送幣銀和絹布。這即是說,東亞大陸中央的帝國僅將自己視為列國中之一員,並不再以天下帝國自居。宋帝國在澶淵之盟後有着明顯的邊界意識,並將界線另一邊視為對等的國家。後來西夏於黃河中上游興起,之後雖協議讓西夏向宋帝國稱臣、但仍需向西夏輸送物資,兩國在實際上仍為對等關係。在女真人建立金帝國、消滅遼帝國並侵佔中原後,宋帝國於兩國關係中位階反倒較低。王飛凌認為這時東亞的國際關係,與西發里亞體系有其相似之處:儘管宋帝國並不情願,還是在條約上放棄天下帝國之宣稱、並自視為列國體系中之平等成員。

結果宋帝國在其319年歷史中,雖曾丟失半壁江山,卻仍然比其他東亞大陸帝國太平。宋帝國的對外戰爭及叛亂皆少於其他帝國,亦從未爆發過內戰。宋帝國相對的太平,使其可以貫徹文人統治的方針。此時世族衰落,取而代之的官僚則為科舉選拔的民間知識人、皇室祖宗之訓亦強調尊重文官,其社會以東亞大陸標準而言相對平等。雖然宋帝國仍是君主專制,但政策實際上出自君主與文臣之間之共議、近乎「君臨而不統治」之理想,時人程頣略為誇大地將之稱為文人與君主「共治天下」之局面。這亦是東亞大陸思想較為開放的時期,外儒內法的意識形態不再具壟斷地位,各派思想家為儒家真義爭論不休,因而帶來百家爭鳴的學風。文學、科學、藝術、宗教的發展亦同樣百花齊放,這些文化成就也隨印刷業興盛而變得普及。市場經濟亦於此時完全取代莊園經濟,海洋貿易為宋帝國帶來巨額財富,令東亞大陸踏入前所未見的豐饒年代。

澶淵體系雖為東亞大陸帶來長久的和平,但宋帝國君臣始終未忘天下帝國之顛倒夢想,並將理性的外交政策視為奇恥大辱。宋帝國給予諸國以確保和平之財寶、遠少於征戰所需軍費,亦多能從邊界貿易中賺取回來。然而蘇洵卻以秦滅六國的歷史穿鑿附會,含沙射影地指出「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但實情宋帝國最慘烈的戰禍,皆出於恢復天下帝國的貪欲。金帝國興起時,宋帝國為取得一直由遼帝國管治的中原北部、以圓其一統中原之夢,就與金結盟夾擊遼帝國。但戰事反倒突顯宋帝國防衛空虛,金帝國遂直搗帝都開封。帝都於1127年攻陷後,欽宗皇帝、太上皇徽宗以及大部份皇族均淪為俘虜。幸而康王趙構幸免於難,輾轉逃到杭州。南渡的宋帝國抵住金帝國兩次南侵、以較過往屈辱的條件簽訂和約,但宋帝國在文化經濟上反倒更為璀璨。然而宋帝國君臣還是未有從歷史學到教訓。權臣韓侂胄1206年發起北伐、卻出師不利,最後更須以自己的首級賠罪。之後宋理宗又在1232年決定與蒙古夾擊金帝國,就像聯金滅遼一役那樣,蒙古很快把矛頭針對宋國。力戰四十餘年後,太皇太后於1276年抱着年幼的恭帝出降、杭州無血開城。部份遺臣則另立少主在嶺南力挽狂瀾,但三年後就在崖山全軍覆沒。

宋帝國政權雖然覆亡,但其文化經濟人口仍得以保存、遺民於蒙古治下仍有相對的自由。雖然宋帝國遺民如今寄人籬下,但其文化依舊興盛:論文學成就,有元曲和小說;藝術方面,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這四大家之書畫更是東亞藝術顛峰之作。宋帝國故都杭州依舊繁華,甚至是元帝國最繁榮的港口。宋帝國雖已覆亡,但其社會卻運作如舊,如此72年後當宋金故地爆發大規模民變,元帝國的蒙古人很快就失去對長江流域的控制。在1350至1360年代初,長江流域陷入群雄競逐的局面。以江蘇、浙江沿海為根據地的張士誠透過海洋貿易致富,亦控制着連貫中土南北的大運河,有以商貿立國的傾向。他對內爭取知識人的支持,對外則與元帝國時戰時和,勢要恢復澶淵體系南北分治之局面。但最終朱元璋憑武力成為最後的勝利者,先於1368年創立明帝國,隨後驅逐在中土的蒙古勢力, 1388年派兵消滅撤退往蒙古本部的元帝國朝廷。朱元璋稱帝後,就想擺脫澶淵體系的陰影,想着要恢復秦漢式的天下帝國。對內,他不信任曾支持競爭對手的知識人和商人,亦想以社會控制手段迫使民眾服從;對外,他認為中土以外各族應向帝國臣服、而國際交往均應只限於官方的朝貢:國際市場貿易則被指會損害帝國之威信。是以明帝國之內政與外交,都按朱元璋對儒家理學之選擇性詮釋,確立內外差序、尊卑分明的秩序。宋帝國理學高舉道統,但考慮到當時以君臣共識施政的政治慣例,這背後很可能有以「道」約束君權之用意。但朱元璋則以儒家秩序觀肯定絕對皇權,並借用元帝國戶籍制度限制社會流動,並以禮法確立君尊民卑的身份區別,並制約民眾的思想與行為。他亦於鄉間舉行道德教育,藉此進行思想改造。朝廷之內,朱元璋則沿襲金帝國和元帝國的作風,將官僚視為自家的奴僕、而非共定國是的夥伴。他甚至以暴力強迫官僚服從,用體罰懲治不合心意的官僚、甚至釀成好幾次血腥清洗。東亞大陸帝國外儒內法的專制政治,自此進入另一個層次。

明帝國開國之初,亦奉行鎖國政策。各港口的市舶司於1374年廢除,自此外國商船不得泊岸,而海禁令則規定片板不許下海。到16世紀中,明帝國的管治能力衰落、無力杜絕走私貿易,才決定開放海禁。此後明帝國市場商品經濟雖變得空前繁盛,朝廷及官僚卻受制於意識形態,須扭盡六壬使貿易政策勉強符合僵化的教條。如此則招來論爭,使政策舉棋不定。是以有近兩個世紀的時間,明帝國對外之邦交貿易只限於官方朝貢關係,外邦須遵從內外尊卑之規範。要到清帝國才重新以推動海外市場貿易為國策。即或如此,清帝國仍對能衝擊儒法意識形態的外來思想存有戒心,對基督教傳教活動尤其警惕。是以通商口岸,都設於交通便利但又便於帝國監控的節點。

秦漢體系之東亞變奏

明帝國鎖國又要求列國朝貢的對外政策,擺出一副重建天下帝國的姿態,為東亞世界帶來衝擊波。韓半島的高麗國善於利用澶淵體制,一方面與宋帝國通商、另一方面又持續與遼帝國和金帝國抗衡,確立國家自主。直到1258年,高麗力戰27年後,才同意成為蒙古的屬國。朝鮮於1392年取代高麗後,雖實行親明「事大政策」,卻仍務實地捍衛王國之獨立自主。在日本,雖然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於1374年自稱日本國王,並向明帝國朝貢,然而室町幕府無力約束諸侯,到1467年應仁之亂後,朝貢已淪為地方大名與富商包辦貿易之機會。但後來大名為爭奪參與朝貢之資格,縱容部下於1523年在寧波大打出手,驚動明帝國。至此日本再也沒法向東亞大陸帝國朝貢。在東亞大陸沿海靠海吃海的海洋族群,則受海禁政策所害。他們是大陸東南原住民的後人,較不受儒家教條約束。海洋族群因帝國政策生計受損,便以武裝船隊從事走私貿易,並偶爾侵擾帝國沿海。雖然明帝國後來放寬海禁,但這些海上武裝仍屢禁不絕。

到明清鼎革,東南沿海背離東亞大陸的形勢則更加明顯。朝鮮素來視滿洲人之前身女真人為蠻夷,又曾經在韓半島東北的咸鏡道征服女真人,對滿洲人有先入為主之見。清帝國及其前身金帝國先後於1627及1636年入侵韓半島,才使其不情不願地臣服。之前曾於1592至1598年的壬辰戰爭協助朝鮮抵抗豐臣日本的明帝國,卻於1644年崩潰、令清帝國能入主中土。自此朝鮮對清帝國陽奉陰違,自命為「小中華」的真正統。日本將東亞大陸之變局,稱為「華夷變態」,儒學者自此將日本視為儒學發展的中心,而此時批判儒學正統的新思潮亦開始浮現。兩種不同學派的共通點,都是視日本為與清帝國對等的獨立國家。大陸沿海的海洋族群亦趁機擴張勢力,鄭芝龍的海上武裝先後投靠明清兩大帝國、其子鄭成功則以明帝國流亡政權的姿態於1661年在台灣創立東寧王國。東南沿海開始出現列國體系的雛形,與滿洲人在大陸、內亞、青藏和中亞的帝國體系分庭抗禮。就如歷史學家葛兆光所言:

明清時期,日本、朝鮮和中國,從文化上「本是一家」到「互不相認」的過程,恰恰很深刻地反映著所謂「東方」,也就是原本在華夏文化基礎上東亞的認同的最終崩潰,這種漸漸的互不相認,體現著「東方」看似同一文明內部的巨大分裂。

中西輝政和王飛凌均未有進一步闡釋東亞沿海體系之後的發展。不過觀乎17世紀以來東亞沿海諸國的發展,我們可以斷言這些國家都像昔日宋帝國那樣,未能擺脫天下帝國的思維。東寧王國開國後,國內一直存在路線之爭,陳永華一派主張固守臺灣獨立建國、經略南洋,但馮錫範及支持他的明帝國遺民卻堅持要反攻大陸反清復明。最終明帝國遺民在政爭取得上風,國主鄭經決定出兵支援大陸的三藩之亂,卻因而損兵折將。之後清帝國雖一度同意讓東寧王國成為獨立的朝貢國,明遺民卻於和談期間從中作梗,最終談判破裂,清帝國遂於1683年以武力侵吞臺灣。朝鮮王國則自視為東亞世界獨存道統的傳承者,其知識人貴族鑽研朱熹正統之學,卻為儒家思想該如何實踐爭論不休。這最後演化為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各派都指斥對方偏離正統,如此既令施政舉步維艱,亦令創新之主張容易動輒得咎。朝鮮正祖李祘在位時銳意改革,並鼓勵學術創新。實學派獲國王支持,就積極主張擺脫固有華夷觀念,並向滿洲人治下的清帝國學習利民厚生之術。部份學者甚至更進一步,想從西方學習各種科學技術。然而正祖不幸於1800年急病離世,改革政策亦因保守知識貴族群起攻擊無以為繼。天主教的傳入,更觸動知識貴族的反動心態。迫害天主教徒的風氣過後,朝鮮王國就走上排外鎖國的不歸路。

天下帝國思維在日本的發展,更對當今東亞有決定性的影響。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想取道韓半島入主東亞大陸,便於1592年發動歷時6年,牽動日本、朝鮮及明帝國的壬辰戰爭。德川家康於1600年取得日本政權後,對東亞諸國改採取務實政策,以求確保剛恢復的和平。然而江戶時代日本知識人雖努力確立獨立自主的身份認同,卻始終未能完全擺脫因固有華夷觀念而滋生的自卑感。部份學者並不滿足於確立於東亞大陸帝國的身份,更想把過往的華夷秩序顛倒過來,使日本人成為天下帝國體系的中心。比如活躍於17、18世紀之交的朱子學家淺見絅齋於〈中國辯〉聲言日本才是「中國」:

生於其國,即以其國為主、已以他國為客。又是觀戰,當各有其國立處置稱號也。學道者,學實理當然也。在吾國,若知春秋之道,則吾國之主也⋯⋯孔子若生日本,則日本春秋之旨當立也⋯⋯中國、夷狄名,此皆唐所付之名也。若以其名稱吾國,此皆效唐之作為也。唯以吾國為內、以異國為外,明辨內外賓主,則稱吾國、云異國,又有何妨?蓋以不違道理故也。

日本明治維新期間之所以積極求學於西方,是因為認識到西方文明進步一面後,日本知識人開始視西方為真正的「中華」。這給予日本政界和知識界畢全功於一役的黃金機會:只要日本推行西式改革、學界又能儘速趕上西方學術水平,那麼日本自然能比執迷體用之分的清帝國更早達到「新中華」的標準,成為真正的「新中國」。保守派政客為抗衡自由民權思想,就借用神道教教義將天皇封為天照大神之後代,然後又將其包裝為儒家聖君、以儒家忠君思想要求國民盡忠盡孝,潛台詞是平民百姓必須順從「輔弼」天皇的薩長藩閥。這些意識形態於1890年輯錄成《教育敕語》,全國國民自小學開始都要背誦。除此以外,明治政府亦將儒家父權家庭倫理寫進民法,原先儒家禮教只約束武士和貴族階層,如今卻成為對全體國民的監控。東亞大陸帝國的意識形態,就是外儒內法;而大日本帝國的意識形態,即是在儒法體制外,加上神道教的外衣。

日本自1895年於日清戰爭取得勝利,就為帝國擴張積極籌謀,政界及知識人開始視日本為天下帝國體系的中央。為預備未來之擴張,他們開始把大和民族想像成多元的複合族群。最初的大和民族,乃東國繩文人及西國彌生人之結合。後來自東亞大陸和韓半島來了一批渡來人,同時九州的熊襲、隼人,本州東北的蝦夷亦融為大和民族一員。到明治時期,琉球人與北海道的阿伊努人之同化方興未艾。根據這種邏輯,日本與東亞其他民族都可說有血緣連帶,兩者唯一的分別在於日本已受到文明開化的洗禮。亦因如此,日本有義務為列島外的「同胞」推動「文明開化」,使他們同沐於天皇「一視同仁」的恩德,並同化為高度文明的大和民族之一員。日本的帝國擴張,也就是文明的使命。我們可發現這種多元一體民族論,與東亞大陸帝國體系的意識形態甚為相似:只是「天子」被置換成「天皇」,文明的準繩則由儒家禮教置換成現代文明而已。

如此日本版本的秦漢帝國體系,對內引致文武官僚專政的國家主義,對外則釀成不斷征伐的軍國主義。日本20世紀初雖有過自由化思潮, 1920年代曾短暫民主化,但到1930年代帝國夢還是壓毀自由和民主。帝國在海外屬土,一方面推行漠視傳統風俗的同化政策,另一方面又未能落實「八紘一宇,一視同仁」的族群平等,使屬地住民受到不公平的高壓統治。為求建設以日本為中心的天下帝國,日本的文武官僚一意孤行地使東亞各地慘遭戰火蹂躪,最終整個日本都要為帝國主義的野望蒙受沒頂之災。

日本式的天下帝國觀,最終反過來影響東亞大陸,使步向衰亡的東亞大陸帝國體系以中國國族主義的姿態浴火重生。清帝國於日清戰爭敗北後,知識階層紛紛湧往日本求學,想要參考日本現代化的成功經驗,最終按照日本國族建構的模式發明中國國族主義。中國國族主義雖曾探索過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但還是帶來精英主導的國家主義,並形成主張讓少數先鋒黨改造社會的黨國主義。中華民族的論述,主張清帝國故土上各民族皆應「五族共和」、形成大一統的複合國族,就有着大和民族多元民族融合論的影子。雖然中國軍事在20世紀初頗為落後,但民國軍人仍然相信軍國主義,極力主張以武力於新疆青藏等地殖民、要在武力支持下消滅其文化語言,其主張與日本軍國主義的作風幾無分別。比如在1935年,有中國軍官於中華民國政府軍事參議院軍事廳出版的刊物中,聲言要「取西藏之本質、繼乃奪其一切,漸次因勢而利導之,使於毫無反對與完全不覺之情形下、將西藏整個地為中國移植過來……(如敢反抗就令他們)感受無限之痛苦……必要時直搗西藏;負對西藏問題根本之重責者,莫如武力……」。回顧當年中國軍事文獻,此等論述比目皆是。在此基礎之上,毛澤東既以軍事動員的手法組織群眾暴力,又以集團方式建立指揮軍隊、監控民眾的黨國體系,使東亞大陸至20世紀中就陷入新秦漢體制的極權主義帝國羅網之中。

思索自由和平的東亞新秩序

當東亞大陸因毛澤東成功奪權,而淪入極權的新秦漢帝國體系時,東亞沿海列國體系的發展卻往前踏了一步。1945年日本戰敗後,駐日盟軍總司令部主導日本政治改革,自由派則趁此機會爭取民主和自由。1951年日本簽訂舊金山和約恢復國權後,日本已經是穩固的自由民主國。東亞沿海其他國家卻一度只能勉強站穩。韓半島1950年代爆發內戰,最終北部淪為東亞大陸帝國的附庸,唯有南部能留在沿海列國體系內。國民黨政權流亡到台灣這片新得領土,並建立遷佔者政權,中華民國在台灣與大陸帝國分庭抗禮,但實際上卻正式成為沿海體系上的島國。此刻香港雖為英國殖民地,其政府卻高度自主,其住民則多自大陸避秦之士,亦多源自大陸之沿海。總體而言,是個與沿海列國體系更親近的準城市國家。戰後50年內,日本在頹垣敗瓦上復興,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大韓民國、台灣、香港與在東南亞的新加坡,亦因急速成長被譽為亞洲四小龍。這說明東亞除大陸帝國外,還可以有別的可能。

1980年代起東南沿海列國亦爆發自由化風潮。在此之前,東亞沿海只有日本是自由民主國家,香港則為半自由地區,除此之外都是不自由的威權國家,大韓民國持續不斷的社會抗爭,於1987年爆發六月民主運動。最終軍人政權決定讓步,同年12月舉行總統大選。反對派領袖金大中翌年當選總統,奠定大韓民國之自由化。臺灣的轉捩點,同樣發生在1987年。蔣經國於7月14日宣布翌日解除歷時逾38年的戒嚴令,臺灣的社會氣氛則逐漸鬆動。流亡台灣的國民黨之構成亦日漸本土化,次年蔣經國急病往生後,接任總統的是臺灣籍的李登輝。李登輝於任內積極推動透過增修憲法條文把「中華民國」台灣化,將之從來自中國的流亡政權、改造成由臺灣人選舉出來的民主政體:也就是說,臺灣是個實然獨立的島國、它的國號叫「中華民國」。臺灣自此急速自由化,並於1996年舉辦民主的總統選舉。2000年的選舉,則首次由本土政黨取得執政權。香港雖然因英中談判失利,而將於1997年改換成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但此時亦出現要求「民主自治」、「港人治港」、「民主拒共」的呼聲。東南沿海列國體系,也自此成為追求自由的體系。

反觀東亞大陸在1980年代的自由風潮,雖然一度令人期盼,卻於六四慘案後一沉不起:當權者決定以舉國之力發展國家資本主義,並推行「毋望國恥」的仇外教育,如此皆使東亞大陸帝國在財力及思想控制上更上一層樓。自由派此後已淪為小眾關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中國夢」才是社會的主旋律。至此東南沿海與東亞大陸之分野不再只是地理分野,而是自由與帝國兩種意識形態的對峙。

當東亞大陸秦漢式帝國走向極權專制,那東南沿海世界就必須更團結一致,以守護沿海的自由與民主。然而東亞沿海的格局,此刻仍然倚靠美國提供的核保護傘,沿海各國未能意識到自己皆為抗拒帝國、捍衛自由的地緣命運共同體。沿海各國至今仍未能完全擺脫舊有錯誤的華夷觀念、未能以對等心態交往合作,只仰賴美國維持東亞沿海的秩序。可是美國並不必然是可靠的盟友。根據往績,美國外交政策往往以國家利益為重,亦屢次為維繫自身霸權而支持獨裁專制的地區秩序。除此以外,美國對外政策亦有經濟效益之考量,比如特朗普在競選美國總統時,就曾提出要削減駐外美軍規模、甚至要求盟友支付美軍協防的開始。若美國本土政治形勢丕變,也可能像當年對待越南共和國那樣離棄東亞的盟友。東亞沿海列國體系若要長久維持,臺、日、韓三國不得不擺脫對美國的依賴,放下成見、攜手合作、自力救濟。但現時三國交往之狀況,顯然強差人意。

日本雖在駐日盟軍總司令部軍事佔領期間民主化,但當局後來為冷戰之緣故,對轉型正義輕輕帶過。部份右翼政客一直阻撓政府為戰爭負責,亦未能了解日本以及國際形勢早就天翻地覆,還是以天朝大國的心態與鄰交往。大韓民國則內化其「小中華」思想,如此再加上被日本侵吞的屈辱感,就形成注重血緣文化的族群國族主義。然而建基於血緣文化的國族主義,與自由民主有潛在的衝突。政客炒作韓日恩仇煽動民粹,亦有損東亞沿海體系的團結。而臺灣和香港,則與東亞大陸帝國藕斷絲蓮。臺灣住着一群中華民國遺民,一直都對本土化嗤之以鼻,繼而把「去中國化」當成罵人的髒詞;有的臺灣人想搭大陸帝國經濟發展的快車,就想掩飾自己的獨立身份,為了人民幣自甘為「中國台灣人」。香港權貴早遭各種殖民主義馴化,若能從中牟利,亦少有想到香港人之政治權益。即使是在野派,他們面對橫蠻的現實中國時,心中仍擺脫不掉那虛擬的鄉愁;他們不知道在沿海小邦推行民主自治,就必須要脫離帝國的宰制。是以當年輕世代提出要以香港獨立向帝國說不,卻不為鄉愿的主流重視。

如今東亞局勢大抵篤定。中國在東亞大陸已成為現代化的秦漢式帝國,在國內不斷提升習近平的「帝權」,對外則要將國力一直伸延到地極。這個帝國只會侵吞香港、干擾台灣、麻煩日本、離間韓國,並隔海向美國叫陣。但在東亞沿海,除卻香港仍在負隅頑抗、澳門早遭共產黨全盤操控、而韓半島北部仍由中國支持的極權政府管治外,餘下都已經是自由民主的文明國家。這個列國體系理當團結一致,集合力量阻止東亞大陸帝國的無限擴張,方能守護東亞的自由和平。為此我們必須丟清「華夷尊卑」、「天下帝國」等思想毒素,建立基於自由平等的沿海列國秩序。為了東亞的和平、民眾的尊嚴,我們不得不苦苦思索。

《上報》.2018年12月232425

白目叉燒包:在不該的年代做應該的事

撰寫白目文章雖非本人所長,但每次動筆就如小李飛刀例不虛發,敢說從未罵錯人。然而在日常生活,卻仍不時會出包。事緣早前在面書向白目教主吳豪人老師請益,剛巧見他在罵臺灣的政治學界,也說了幾句政治學的壞話。以往在研究院讀社會學,後來又寫過歷史書,出於門戶之見,就拋下一句: 「政治學嘛,理論洞見不如社會學、實證考據不如歷史學。」不料老師剛好有位網友是政治學家,於是留言寫了幾分鐘,就被怒罵:「滾!」

實情這次確是本人講多錯多。政治學這門學科,歷史以千年計,歷年皆不乏富有洞見的理論。若硬是要以社會學的標準評論,托克維爾撰寫《美國的民主》時,世上尚未有現代意義的社會學,但此書已能完美示範何謂「社會學的想像」。而社會學其中一位開山鼻祖韋伯,起初也是法學出身的政治學家。一手寫史、一手分析政治的史家,更是多不勝數。而最重要的是:政治學有強烈的人文關懷,一直都在思索「何為正義」這千古大問,是以必然是偉大的學科。因門戶之見而胡言亂語,怎樣也說不過去。

缺乏政治學精神的「學人」

何以這次本人白目不成變白痴?事關在打那兩句壞話之前,想著某幾位令人髮指的學混,氣得把嬰兒和水一起倒掉了。當年政治學傳入美國後,由於當地學術界多吹捧自然科學,便將學科改稱為「政治科學」。這種定位頗具爭議,雖然不是毫無理據,但也吸引了一些愛慕虛榮的不肖之徒。他們玩弄一些令自然科學學者發噱的偽統計,把自己「阿媽係女人」的發現包裝為自然定律。而身為「科學家」,人世間的苦難,就只是「研究對象」:「科學家」何需對小白鼠施以真誠的關懷?他們自詡擁有科學權威,以超然道外的姿態對政情指指點點,論的就只有權術、不問正義。「人文關懷?能吃嗎?」中華民國的政治學家,能吃得開的都是這種廢物,認識的臺灣朋友都如是說。

在這種歪風之下,政治學家的名氣絕對不是質量保證。比如來自史丹福大學的戴雅門(Larry Diamond )之前多次造訪香港,每次都高調指斥港獨。他於今年8月14日的論壇中表示:「若香港人能建立香港的身份認同並以此為傲是非常有用,可推動香港民主進程;但若試圖在政治上建立獨立於中國的國家是『自殺式』做法,會將香港推入被鎮壓的悲劇道路。」他竟不知道以本土身份推動民主,在中國黨國語境中,其實與港獨毫無差別。在中國眼中,所謂「一國兩制」的前題,乃黨國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而「港人治港」的「港人」,必須是黨國能控制的香港人。任何「主權在民」的建議,黨國邏輯都視之為「建立獨立政治實體」:是以英國人於1980、1990年代引入代議政制,中國斥之為架空主權的陰謀;當香港人於2003年七一大遊行時以「港式愛國」的姿態要求「還政於民」,中國就將民主運動定性為「復辟港英」的港獨圖謀。如果試圖推動香港獨立就是自殺,戴雅門何不以拳次郎的口吻,對爭取民主多年的香港人說句:「おまえはもう死んでいる!」

戴雅門之後到訪臺灣,並於18日在長風文教基金會舉辦的講座演講。當時馬英九剛因涉嫌貪污而被起訴,他竟擔心民進黨政府「……跨越界線,利用司法體系對先前的執政黨進行報復」,並認為「如果一個民主國家每次政黨輪替時,執政黨都會起訴前總統作為報復,這對民主來說是不健康的」。論及不義黨產的問題,他儼如國民黨代言人,直指「現在已經過了70年……你針對的對象,並不是當時做錯事的那些人」。見微知著,我們可知這位大教授對港臺均一無所知,因而對香港人的鬱躁、臺灣人的苦悶欠缺惻隱之心。

這位戴雅門究竟是何許人?他是美國美國主要保守派智庫胡佛研究的高級研究員,與賴斯(Condoleezza Rice)等保守派政客亦有私交。 因此美國於2003年出兵侵佔伊拉克後,他就獲邀為伊拉克民主化出謀獻策:只是隨後伊拉克的民主一直未能鞏固,一團糟的政局反倒令伊斯蘭國能乘亂崛起。同年香港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因強推國家安全法激起民憤,只得辭職出國唸書,剛巧當上戴雅門的學生。她不過就民主化寫了一些只有常識水平的文章,戴氏卻就此以為她是體制內的自由派,還接受她邀請到香港講學。其實她不過想趁機華麗轉身,由官員轉型為親共派代議士。戴雅門每次參與現實政治皆鎩羽而歸,香港學界卻三番四次邀請他演講、又奉之為大師,可謂品味崩壞。

世上有何事能比偽學橫行更令人懊惱?曾與知名學混有過同窗之誼,更是在下人生一大污點。在香港提及國際關係,大部分都會聯想起本人的中學同學沈旭暉。他幼承庭學,高中畢業後先到耶魯大學唸書,然後越過大西洋到牛津攻博。畢業後不久,他年紀輕輕就辦了個叫 Roundtable 的小智庫。智庫的學術水平姑且不論,卻肯定能有助廣結善緣。他於2013年小登科,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筵擺九十餘席,政商名流、學界大老悉數受邀,行政長官梁振英縱無暇/無膽赴宴,亦於開席前到場祝賀。由於沈氏在傳媒人脈甚廣,他於多份大報均有專欄,以國際關係學者的銜頭寫盡天下事。不過其文章雖能掌握潮流脈膊,但歸根究底只是以量取勝, 其立論大多搔不著癢處、更刻意模糊其政治立場。他於面書經常投訴學術生涯枯燥乏味,卻又愛自命為清高文人。他於 2017年8月4日《信報》的一篇文章,主張「……只要我們把本地政治和國際事務切割,視野肯定大不一樣……本地政客的宣傳平台……已經佔了公民社會的99%,剩下的,就留下一道清泉吧。」然而國際關係這門學科,從來都不是純學術,直到如今仍是培訓外交官的搖籃。國際政治雖自有其邏輯,又豈可能與本地政治完全割裂?討論國際事務,就是搞民間(甚至是半官方)外交,那香港的國際關係學者就是民間外交官。他出席外交場合卻不肯為本土謀利益,根本就是敷衍塞責!

論政之人,再是公道也必有立場。刻意標榜自己立場中立,縱被問及也再三迴避的,十居其九只為掩飾自己的不堪。幾年前本土論爭日益熾熱之時,沈旭暉也會寫一些吸引眼球的的文章,賣弄一下不慍不火的懷舊情懷。他甚至曾用上「次主權」這曖昧的字眼,與親共派評論人筆戰:雖然其實際內容,只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的固有事物。但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前後,當局對港獨改採零容忍政策,高調打壓港獨派的政治及公民權利。沈氏猶如聽到中共的集結號,就告別曖昧,並以學術權威的姿態口出惡言。他於2018年4月9日在《信報》的文章不留情面地指出「依然樂此不疲談獨立的人,只有兩類:無可救藥的天真、或無可救藥的邪惡,兩者都令現實主義者避之則吉。」他心裡的想法,大概是認為港獨派既是天真、更是邪惡。沈氏自少聰慧過人、讀冊無數,又曾是穿梭大西洋兩岸的名校高才生。以如此絕頂才智思索香港前途,結論原來就只有兩個字:投降。這個人只是把政界、學界都當成自己的名利場,他只想在名流圈扮演虛擬的國師。至於香港怎麼辦,就莫宰羊了。這種飽讀詩書但敗德無行的無品文人,粵語稱之為「讀屎片」。

難道在近幾十年,政治學界再沒有值得世人景仰的大人物?不,五年前往生的民主研究大師 Juan J. Linz,就是一期一會的殿堂級政治學家。雖然他只曾遙遠地觀察香港,但大師就是大師,其洞見自然不能與那些半桶水混飯吃的所謂「學人」相提並論。他在與 Alfred Stepan 合撰的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就以香港的案例指出一個國家若然缺乏獨立主權,就難以享有民主。若然宗主國是民主國家,那屬地還有點機會(卻不一定能夠)步向民主;若宗主國是威權國家,屬地則肯定會與民主絕緣。按此推論,香港若要達成民主,要麼是獨立、要麼就要讓中國民主化。

但 Linz 本人一直看淡中國民主前景,吾師陳健民當年想以中國民主化為論文題目,他卻說這題目在其有生之年恐怕也無法下筆(結果老師的論文,題目是《後毛澤東時代中國大眾對貪腐的觀感》。老師為人溫文、卻不失傲氣,對中國民主化前景始終抱有神秘樂觀。就對中國的判斷而言,本人有幸可稱得上是大師的隔代傳人)。吳介民老師在《第三種中國想像》,如此演繹 Linz 的觀點:「主權國家是現代民主政體的前提……台灣民主發展的種種危機,反映了『主權受挑戰國家民主化』的難題。」不擺脫中國帝國主義而獨立,寄望既不惹怒帝國、又繼續爭取民主,這種想法既是對帝國無知、亦對民主理念不求甚解。至於那些認為敵人強大就等於要投降的智者,更是不值一晒。

務實政治不是投降主義

時人論及務實主義,往往望文生義將之理解成向現實低頭,以為時勢比人強就必須「理性」地拋棄理想。他們不知道務實主義並非要否定政治理念的價值,而是要設法在現實條件的限制下,儘可能達成理想的成果。務實的取捨,不只是為求苟存,而是為了實踐更大的善。我們或可以模仿殷海光的口吻:此刻不得已的退讓,是為了重整旗鼓,好讓明日能收復更多道德的失地。

要瞭解何為務實主義政治,務要閱讀韋伯的遺作《政治作為一種志業》。韋伯的一生,充斥著天人交戰的糾結,於撰寫此文時亦不例外。時值德國於一戰戰敗而百廢待興,極左極右的民粹主義者常高言大志煽惑民眾、甚至上演全武行,使韋伯擔心不已。但他本人亦堅信自由主義和共和主義,故此不願意以穩定壓倒一切、以現實否定理想。就在這個時刻,慕尼黑大學的學生邀他討論時局,他撰寫演說詞時,就提出「責任倫理」的觀念。韋伯認為民主政治的政客,均須向國民負責,要為其政治行動的種種後果承擔責任。但顧慮後果,卻不等於否定理想。只是身為政治家,就有責任告知民眾政治行動的效果及反效果。若只知以華麗言辭推崇某種價值,再訴諸道德主義不顧效果地盲推,這樣縱使他推崇的價值再是神聖,以責任倫理的標準看,他的政治倫理卻是異常糟糕。

韋伯的意思,不是要從政者順應現實、背棄價值以求萬事亨通。有些讀者將之簡化為「妥協必勝」方程式,一方面否定進取的抗爭路線、另一方面又替溫和談判路線背書,這其實只是一種誤讀。政治之所以為政治,乃是理想與現實的互動。從政者既要承認現實的限制、也要嘗試突破限制達成理想。不論是因為對現實失算而踢到鐵板、還是為了種種顧慮放棄承諾過的理想,兩者同樣有違政治倫理。

韋伯認為「就政治家而言,有三種性質是絕對重要的:熱情、責任感、判斷力……問題是熾烈的熱情和冷靜的判斷力,怎樣才能在同一個人身上調和起來。」政治不只是科學,更是一種藝術。政治者,首先要面對醜惡現實、再努力嘗試為真善美改變世界。簡要而言,就是要在不該的年代、做應該的事 。

務實政治不能不講信念,「總而言之,一定要有某些信念。不然的話,毫無疑問地,即使是在外觀上看來最偉大的政治成就,也必然要承受一切世上受造物都無所逃的那種歸於空幻的定命。」務實政治 ,就是要理性地以顧全後果的方式達成目的。但何為目的,卻由價值理念決定。求存只是不得不面對的顧慮,它本身不是一個價值、亦不是政治的目的。只奉求存為獨一真理,那只是奉承權勢、而非真誠地向民眾負責。此等投降主義,豈有倫理可言?

若有機會與韓國人交談,他們口中的首席國賊,非李完用莫屬。李之可恨,也不只是親日的問題。畢竟好一批親日派,在大韓民國成立後還是混得好好的,甚至還有當過關東軍的前總統。而朴春琴等人尚可辯稱要在殖民體制內爭取改革,需要將朝鮮人聲音帶進永田町。日方檔案雖證明朴這類人是協作者,但他們在日人眼中,依舊是替朝鮮人說話的麻煩人物。然而李完用卻只是一頭變色龍。起初日本雖擊敗清國,但俄國卻聯同法德二國要求日本放棄遼東半島。李氏此時見俄國強勢,就力主親俄,要國王高宗遷到俄國大使館逃避日人,史稱俄館播遷。李不久後與俄人失和,剛巧美籍改革家徐載弼創辦獨立協會,李遂為進步運動的光環擔任委員長,並藉此向美國拋媚眼。到日俄戰爭後,日本於韓半島獨大己成定局,他就毫無掙扎地奔向日本的懷抱,積極推動日韓併合。此乃向現實多番低頭的求存政治,但他有向民眾負責任嗎?沒有,因為他只會想到他自己!這種作為非常「現實」,卻絕對不是「務實政治」。

「莫要強出頭,但務要堅持」

那麼,我們該如何在不該的年代、做應該的事?日本江戶時代的國學者本居宣長,亦曾為此思索。

前文所述,日本江戶時代的儒者一直主張幕府當以道學治國。他們希望像東亞大陸那樣,以儒家倫理的道德教化為基層管治手段,又想用以農為本的封建制度壓抑市場經濟。他們警告幕府若不依儒家倫理推行改革,將會重返戰國時代的亂世。但是雖然幕府未有以儒治國,日本卻經歷逾二百年的太平歲月;反倒以道學治國的大陸卻動盪不安,還讓被視為蠻夷的滿人入主。於是日本就出現與儒學抗衡的國學,反對仍為主流學問的儒學,並重新發現本土宗教、要以本土神學取代儒家道學。而由於古籍視天皇為天照大御神後代,他便成為連繫今世與神代的軸心。國學者並未有將天皇想像成日理萬機的絕對君主:始於明治時期那種對君主權力的執著,既是模仿西方中央集權君主國的模式、亦是出於薩長藩閥意圖壓制自由民權運動的政治需要。但在國學者的政治構想中,仍寄望天皇能以某種形式親政。

華文世界討論日本國學的文章,大都充斥著偏見和誤解。比如旅美中國學者呂玉新,於《二十一世紀》2014年2月號的一篇文章指出「表現在戰後為侵略戰爭正名、據日本人種優秀而排他的極端民族主義思潮……更有德川幕府時代滋生的近代日本國學帶來的深層影響……以所謂國學為源流的沙文主義和種族主義流毒深植近代日本社會,長期以來卻一直被當作純潔無瑕、極具優良知特色的本土思想,不斷受到社會追捧。」論者想將自己包裝為普世進步價值代言人,自詡為抗拒排外種族主義的良心。可是文章之後那段的標題,卻是「尊人類普世價值、承儒學文明大同,抗極端民族主義與種族主義」。他看不到儒家的華夷觀念,在實際操作上充斥著種族偏見。而就理念而論,「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的理想看似開明包容,略為深思就知此說極其恐怖:那樣中國強勢之時,就可以擴展邊界納入周邊「夷狄」,然後以文明開化之名要他們移風易俗。東亞大陸儒教帝國雖難敵北方遊牧民族,但他們向南方的侵略,又消滅了多少民族、摧殘過多少文化?這位呂玉新卻對此選擇性失明,足見此人華頭華腦之假冒偽善。我們可以想像,這位裝作進步的所謂知識份子,心裡想講的是:「你們日本鬼子,不認中華正統,就是忤逆!有本土意識,就是沙文主義!」

若然將明治至昭和年間的國家神道及皇國思想,視之為江戶時代國學必然的結果,這種線性史觀明顯不符事實。活躍於18、19世紀之交的宣長先生, 其理論雖然尊敬天皇、亦有反對幕藩政治之深意,其行事為人卻刻意與政治保持距離。其門生拜師學藝,亦要誓言禁足政治、尊重社會秩序。對於幕藩秩序、甚至於著述中針鋒相對的儒者,先生及其高足均恭恭敬敬。宣長先生的神學論述,認為世間之所以墜落、「唐心之意」(からごころ)之所以橫行,都是出於神明的意旨。既是出於神意,凡人就不能自以為義,靠人力逆轉天意。然而,雖然宣長先生禁止門生強出頭,卻留下一句可圈可點的訓勉:「務要堅持。」

以宗教社會學的觀點看,神學論據雖看似荒誕不經,卻反映著社群深層次的認知架構。宣長先生遠離政治,其中一個原因是他主張個人應有不受政治干擾的私領域 。他認為儒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是賤視個性的泛政治論述,乃透過個人倫理和家庭倫理操控社會的治術。以私德推公利之做法,正正就是公權力對私領域的侵蝕。宣長先生的物哀(物の哀れ)論,認為文學之意義在於作者與讀者間真情之感通。要達成物哀,讀者必須擺脫政權「賞善罰惡」的大論述,為此必須有令情感能得以觸動的私密空間。

除此之外,江戶時代幕府實行亦嚴厲的思想審查,在宣長先生臨終十數年正值寬政改革,松平定信大肆迫害挑戰幕府權威的學者,是為寬政異學之禁。國學本身就有尊天皇、眨幕府的傾向,國學者為免動輒得咎,也不得不謹言慎行。1767年的明和事件,於宣長先生的年代記憶猶新。當時山縣大貳因提倡尊皇思想,以謀反之名遭逮捕處決,並連累先前因尊皇思想被逐出京都的竹內敬持。幕府裁決把竹內流放到距本州約180公里的八丈島,最後他不勝舟車勞頓於途中病故。宣長先生面對的處境,比今日香港和臺灣皆遠為嚴峻。即使先生要將日本改變成心目中的理想國,也必須保持低調。

但宣長先生之所以反對以人力逆天意,更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唐心之意」早已深入日本社會的骨髓。東亞大陸一直以來是日本汲取文明養份的獨一來源,是以華夷分明的尊卑秩序,亦早已成日本人生活之一部分。此等思想毒素不除,任何高舉「大和魂」旗幟政治運動,也只會淪為充斥著「唐心之意」的虛偽魔獸。日本人受華夷觀念影響、又長期處於華夏帝國之旁,一直存有自卑之心,國運稍為昌隆就有意圖超越中華之衝動。 但此等超越即使能夠成事,其核心價值仍舊是囿於華夷秩序的「唐心之意」,最終還是以「大和」之名行「中華」之實。宣長先生往生後,平田篤胤和大國隆正等後學卻故意忽略先生的勸告,以千禧年主義的神學將國學政治化。此時水戶學儒者又以儒家的大義名份鼓吹仇外的尊皇攘夷論,受此等排外主義影響的新一代國學者,此後逐漸將國學發展成國家神道。

歸根究底,國家神道不過是以神道教的術語,將天皇轉化華夏世界的天子。他們把天皇從超凡脫俗的「高天原駐日大使」,轉化為儒教道統專制君王。主張學效西方的改革派雖並不認同國學,亦難免會受此等「外國內儒」的思潮荼毒,把西學當作最新版本的程朱理學,以「文明開化」之名義「威服四夷」。「大和」的族群自尊,加上「中華」的天朝主義,就成為主宰大日本帝國的深層意識。漢學家內藤湖南於日清戰爭後提出的「文化中心移動說」,正好能反映這種畸型心態:華夏帝國的重心自古以來即一直飄移,如今大陸衰微而日本興,代表日本將要成為「新中華」的重心與主宰。華夏帝國尊卑分明的觀念、再加上現代的國家機器,演變出與利維坦無異的合成獸。此魔獸對內施行國家至上的威權主義,對外則無止境的向外擴張。這個「新中國」不斷「納四裔入中華」,將邊民視為當「中國之」的「夷狄」,蔑視固有民情風俗以推行剷平式的同化。這種粗暴的帝國霸權,不就是華夏帝國的究極體、不就是「唐心之意」的彰顯嗎?這種得到國家神道背書的霸權主義,與主張在私領域以物哀感通世人情感的宣長先生,又有何相通之處?

雖然宣長先生認為能透過考據《古事紀》,探索日本未受「唐心之意」污染的過去,亦對自己的考證信心滿滿。但《古事記》畢竟是以漢文寫成,亦是政治鬥爭的產物。雖宣長先生常與質疑《古事紀》的論者筆戰,亦明白日本要重拾大和魂,是要花上好幾百年的艱鉅任務。國學者的任務,是以物哀為徑與古人情感交通,從而在虛情假意的漢文背後,找出藏在深層的真心真意。這個過程須有好幾代學人耐得起冒進的誘惑,在政權以外的私領域反覆論證、去蕪存菁,如此日本方能擺脫華夷尊卑的「唐心之意」,確立獨立自尊的本體。此即先生所言的「莫要強出頭,但務要堅持」。

在宣長先生推動下,國學者於18、19世紀之交的論爭和辯證,層次遠比國家神道的刻板印象豐富。比如上田秋成曾引申宣長先生的私領域觀念,主張要有獨立於政權、但仍能討論公共事務的私領域,此說與哈伯瑪斯的公共領域論不無相似之處。富士谷御杖更以國學觀點挑戰尊卑分明的身份制度:他認為當權者的權威,不應建立在強迫民眾服從的強制手段,反例當透過社會互動訂立社群規則,再讓民眾在共識下自願服從。而社會身份的尊卑,則不應隨出身而固定,反當隨著社會互動而演變。雖然這些國學者觀點與宣長先生不盡相同,他們之間甚至曾連番筆戰,但宣長先生本人又豈曾完全服膺於賀茂真淵的教導? 「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無論怎樣,真理究竟被傳開了。」若非平田、大國等人之冒進,令國學衰變為替「新華夏帝國」背書的「帝國神學」,這種國學思辯堅持下去就會是啟蒙的開端。只嘆歷史沒有如果,不然日本探索獨特本體身份的現代化歷程,可少走過去百多年的冤枉路。

耐心守候歷史時刻

「莫要強出頭,但務要堅持」,看似虛無縹緲,卻是務實政治的極致。宣長先生一方面正視現實的殘酷、拒絕冒進的誘惑;另一方面嘗試以思想辯證治本清源、導正充斥「唐心之意」的社會文化。承認現實的限制、又努力思索超越之道,此為責任倫理之實踐。

香港與臺灣,都「距天堂太遠、離中國太近」,身處帝國邊陲,港臺兩國爭取獨立自主抗爭亦無可避免會受制於「他力本願」。吳介民老師近日於一篇面書動態中,指出臺灣要面對的是 「中華帝國重建」或「中國民族國家建構」的「世界史之宏觀計劃」,這個歷史過程甚至不會隨中共倒台而結束。依本人之見,這亦同樣是香港的困境。港臺民眾必須做好長期抗爭的心理準備,不要幻想可靠一鼓作氣的衝刺擊倒敵人。漫漫長夜的惡夢才剛剛開始,「莫要強出頭」。

吳老師亦指出「臺灣社會處在帝國夾縫之中,我們無法迴避的命運是,必須以極大的耐心與韌性,做好所有『主體力量』的鍛造,等待歷史時刻的來臨。」主體力量的鍛造必須建基於社會和文化的變革,推動此等變革不能只靠一兩場轟轟烈烈的政治抗爭,而是需要政治領域之外的文藝復興,對抗爭期望過高反倒會容易失望。若然等而下之地將希望寄託在選舉政治,以為一次勝選就能守護微小而確實的幸福,如此更是可笑。此刻需要的,乃宣長先生所講的「務要堅持」。

想要與民眾攜手邁向獨立自主之路,就如浪漫的戀愛;達成獨立的歷史時刻,就如隆重的婚禮。倘若有天遇上喜歡的男孩或女孩,難道馬上抓他到教堂去,要他說句「我願意」就大告功成?不是的,邂逅過後,首先是要把他追上手。設想之後雙方情投意合,卻有位惡鄰老早就看上對方,還脅持著他的家人。此時就算和他步進教堂,他只能以哀怨的眼神含著一泡眼淚,以顫抖沙啞的聲音說句「不願意」。那麼行禮之先,就非得先把惡鄰解決掉不可。

不過,縱使一時三刻未能舉行婚禮,戀人們還是可以好好戀愛、培養感情。縱然雙方未有夫妻之身份,亦能有夫妻的感情。白目點說:誰告訴你未結婚就不能洞房呢? 雙方交往深了,就能有默契,就能更好的洞察時機。假如連雙方家人也混熟的話,也許只須等惡鄰出差公幹,就能把握半天的空窗期閃電行禮。

抗爭者遊說民眾共同進退,一起肩負邁向獨立自主的國族建構過程,就像要由戀愛步向婚姻;而與惡鄰鬥智鬥力,克服其對婚事的阻撓,就如對抗中國因素的歷程。談戀愛的過程,就是戀人藉互相溝通消弭各種性格上的衝突,為共同生活做好準備。而在香港的情況,香港人之所以與追求獨立自主的運動「性格不合」,是因爲香港在過往特殊的地緣形勢下,在自我設限的英國殖民者那邊習得殖民地摩登 (Colonial Modernity)。這種半桶水的現代化,令香港人習慣於「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得享唾手可得、卻不可持續的風光。在這種過程狀態下,香港人被各種虛擬真實的即食主義迷惑:或是虛擬自由主義、或是虛擬進步主義、或是虛擬華夏主義。他們不知道百分百的現代化,必須建基於曠日費時的國族建構;而追求自由、民主、平等之類的現代價值, 又必然要以走兩步退一步的方式耗費幾代人的精力。

自2014年雨傘革命無疾而終,旺角魚蛋革命之後政權對本土陣營的打壓更是冷酷無情。香港人猶如已集氣出動元氣彈,卻眼見仇敵毛髮無損,深陷政治無力感之中。此刻各種路線的抗爭者皆士氣不足,部分失落的民眾更尋找代罪羔羊,使在野派內部充斥怨懟之情。問題的根源,在於民眾未有意識到自己參與的是國族建構的大工程,他們有的對不談身份認同民主改革抱有幻想、有的則以為可靠一次大規模的抗爭「畢全功於一役」,如此遇上挫折就容易灰心喪志。即使是堅定的港獨派,往往未曾想過國族建構的節拍、對一下子就連貫幾代人的抗爭沒有概念,是以熱情澎湃卻欠缺耐心。只是面對強敵,即使奮勇向前,初期仍難免會屢戰屢敗:調整策略並守候敵人變弱的歷史時機,都要耗上好幾十年的光陰。付出熱誠卻得嘗惡果、又沒有宏觀的歷史視野,就會容易變得鬱躁,甚至因灰心喪志而變得冷感。

如今強權壓境,香港人當然要奮起勇敢抗爭。年輕抗爭者勝在有勇敢而有爆發力,但如此仍是遠遠不足。當務之急,抗爭者先要學習做個誠實香港人,為此必與以堅實的國族論述,擊倒形形色色的虛擬真實、「華頭華腦」和「唐心之意」。若抗爭之路不如理想,就要暫別街頭充實自己,或是讀書進修研究著述、或是習得一技之長、或是植根社區培養實力。要習慣國族建構的節奏、也要學會以國族建構的尺度檢討得失。

勇氣者,不只要衝鋒達陣的勇武、也要滴水穿石的堅毅。有了國族建構的覺悟,就要有各種分工的組織;或是以學術研究整理國故、或是在小社區服務民眾、或是以專業知識研究民生政策、或是就各種民生議題組織民眾(或如吾友吳叡人老師所言,懷著熱愛香港的心寫幾本小說)。如韋伯所言「政治,是一種並施熱情和判斷力,去出勁而緩慢地穿透硬木板的工作。一切歷史經驗也證明了,若非再接再厲地追求在這世界上不可能的事,可能的事也無法達成。但要作到這一點,一個人必須是一個領袖……必須是平常意義下所的英雄。即使這兩者都稱不上的人,也仍然必須強迫自己的心腸堅韌,使自己能泰然面對一切希望的破滅。」只有這樣,才可以於不該的時代、做好應該做的事。

《上報》.2018年10月2021